动形学派动以养形,动则不衰中医养生

动形学派动以养形,动则不衰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

在中医理论指点下,历代养生家和医家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其养生之道在顺应、养性、动形、静神、温补、培元、调气、药饵、食养等方面各有所长,从而构成了各有侧重、自成体系的诸多学术流派,如顺应学派、养性学派、动形学派、静神学派、温补学派、培元学派、调气学派、药饵学派及食养学派等。

这些养生流派相互影响、相互融会,共同构建起了传统养生学的文化宝库。本期介绍这些养生流派的起源、理论和特点等。

动形学派——动以养形动则不衰

动形学派是主张适度运动的养生学派。

动形以养生的思想始于《吕氏年龄》,其学派构成于汉唐,后世不断创新和发展。动形学派认为,形体的消息盛衰关系着精、气、神的衰旺存亡。

形体动则脾胃健运、精气周流,生命力旺盛而不衰。

以动养形始于庄子。

老庄认为静可以永生,但道家意守丹田的养生方法,实是静中有动,以到达运行气血、和调阴阳的目的。

后世各派气功多源于老庄。《素问?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论述正是对养生基本原则的概括,导引术则是“和于术数”养生法之一。

张仲景进一步论述了导引在养生防病上的意义,指出“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勿令九窍闭塞”(《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前后病脉证第一》)。

华佗养生有道,“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后汉书?华佗传》)。他创建的“五禽戏”,把导引术向前推动了一步,并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述了动形养生的道理。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论述道:“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劳勿过极”。

继之,宋朝创建“八段锦”,明清太极拳盛行,和近些年兴起的各种运动、舞蹈、体操等锻炼形体的方法,都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养形之法。

(来源:健康报)(作者:郭岚王平湖北中医药大学)









































合肥白癜风专科医院
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wh/111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