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最实在的宝贝是什么
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如果你搞不清中医学里哪些东西是实实在在的,哪些是虚的,那么累死你也学不到很好的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我是在“厚古薄今”与“厚今薄古”双重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名中医师。说古人好我就去读古人的书,说古人不好,那我就读现在的书,后来逐渐发现不论怎么做,用自己的毕生精力也读不完、学不会、用不好前人留给我们的知识。中医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汗牛充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更是这样。在临床中经常感觉到,按照某些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时候,有的时候不能取得满意效果,而众多的中医著作当中记载的有明确证候描述和相应方药的这些东西倒是可以被临床实践所重复的。经过20多年的苦苦思索和认真的临床实践,一直想试图搞明白中医学中到底哪些知识是最实在可用的,把它告诉同行和后人,以免他们也像我一样在中医知识的海洋里面度过一个漫长迷茫的阶段。
下面就把我体悟到的告诉你。
中医学知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知识,一类是实践知识,两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两个。一个就是思想观念,思想观念之一就是整体观念,这是中医里面最核心的、最基本的两个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中医的学问包括以下的内容:脏腑、经络、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理论,治疗理论包括方药、针灸等等。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去干什么用呢?当然是看病,就是把患者的全部临床特征搜集过来,然后用已经创造的理论、已经发现的经验来分析它,给它确定一个具体的治疗方案,最后就形成了中医的辨证论治,所以中医的思想观念里面,一个就是整体观念,整体看问题;一个就是辨证论治。这就是中医观念上的两个核心。
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和深入思考以后发现,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同一个患者不同的中医师可以从不同理论角度进行辨证分析,结果结论完全不同,但是处方可以完全相同。
举个例子,一个患者,怕风,发热,自汗,要让张仲景辨证就会辨成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证,如果让吴鞠通来辨证,就会辨成上焦风温的桂枝汤证,结果都是桂枝汤,两者是根据不同的中医理论来辨证的。两者的理论到底是哪个好哪个不好呢?哪个对哪个错呢?为什么会出现了不同的辨证结论?分析一下就知道了,这里面有两个地方大家是公认的、真实的东西,就是患者的临床表现是真实的;用的处方是真实相同而且都是有效的;贯穿的理念,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个观念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什么呢?是他们依据的辨证理论不一样,既然如此,所谓的辨证理论和辨证结论就不是我们临床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依据,其真实依据只是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使用桂枝汤能够取得肯定的疗效。所以说真正看病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那个理论你可以不去想,只要一见到症状立即就知道用那个方子就行了。
因此,我认为中医学里面,有两部分内容是实在可靠、必须掌握的。一个就是经过反复检验证明正确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一个就是经过反复临床实践证明的对某些证候治疗有确切疗效的治疗技术。这个治疗技术是什么呢?就是有明确的方证对应的关系,就像恶风、发热、汗出,桂枝汤,这个方证对应关系,这种技术是必须要掌握的。还有针灸里面的穴位、手法和证候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是说一看到他哪儿疼,针哪几个穴位,用什么的手法,这都是肯定的,你有理论没有理论都是这样来治,这样你就不用教他理论,只教他操作,他就能把病治好。所以说这些东西是中医里面最实在、最可靠,也是必须掌握的。
对于已经总结出来的、有效的、对应关系明确的这些治疗技术和证候,虽然已经没有必要再去做一个冗长的理论解释,但是繁多的中医理论毕竟是对证候各个表现之间的关系、药物和证候之间关系的一个解释和概括,对于每位医生来讲,掌握理论至关重要。如果他从来没有遇到过或者至今医学界也没有遇到过的疾病,那么已有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找一些应对办法,并且有很好启发和借鉴作用。所以说中医几千年来积累和创建的理论知识是非常宝贵的,有精力的时候要尽量的学,因为这些对应的技术你掌握好这没有问题,但是你总会遇到你没有遇到过或者整个人类没有遇到过的疾病,在这种情况下,那个已经创造的理论就发挥作用了。所以不能说原来最可靠、最实在必须掌握的技术掌握好就行了,理论我可以不掌握了,不行!
知道了中医学里最实在的知识,就清楚了应该在哪方面下大工夫。
舌尖的中医立足科学中医,贵阳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价格高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wh/122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