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来了!湿热最为盛行!中医博士独门密招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大暑将至,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不管在家还是外出都要注意防暑降温。别以为安静地躲在空调房里就安全,空调吹多了也会中暑,这叫阴暑。中暑分阴阳,解暑的方法大不相同。
大暑到来,健脾祛湿最主要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阳气达到鼎盛,天地之气将由阳转阴。此节气高温闷热,且多有暑雨湿气,易耗津伤阳,湿邪这个东西,一旦形成特别难以去除,正所谓:
湿为阴邪,最伤阳气!千寒易去,一湿难除!
如果侵入人体的胸膈部分,就会阻挡气机的升降,出现胸闷。如果湿困脾胃,就会使脾胃功能减弱,出现吃饭不香,胃脘胀痛、便溏、小便短涩的情况。因此,大暑期间,更要重视健运脾阳,祛除暑湿。
三招自查体内湿气:看感觉,看大便,看舌头
湿有什么特性呢?重浊、粘滞、趋下。通过下面三种自查方法,可以知晓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
1、身体沉重疲乏湿的特性因为有“重”和“下”,所以常常会出现早上起床后,头上象裹着一层湿布,晕晕沉沉,或身体沉重疲乏,四肢无力。如果水湿停留在关节,有的人还会出现关节酸痛等症状。脸上出油、头发油、眼屎多、湿疹、疮疡,其实都是身体有湿的表现。
、大便冲不净中医院主任医师黄涛介绍,如果大便粘滞在马桶上总冲不干净,这就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
3、舌头边缘有齿痕
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这也是湿气的显现!
中医博士独门密招:“三仁汤”泡脚。赶走湿气!
对于如何祛除湿气,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推荐“三仁汤”泡脚:三仁汤,就是杏仁、白蔻仁、薏苡仁这“三仁”。这个方子里的“三仁”都是祛湿的,其中杏仁开肺气,中医认为肺为水之上源;白蔻仁开中焦之气,薏苡仁泻下焦水湿。
“三仁汤”泡脚
材料:杏仁6克(后下),白蔻仁6克(后下),薏苡仁30克,茯苓0克,白术9克,猪苓9克,法半夏3克,甘草6克
做法:注明后下的药,在关火前10分钟放入,其他的药正常煎。然后将药渣去掉,倒出药液兑水泡脚,每次0分钟,水淹过脚面就可以了。
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
大暑祛湿气,还有这三招
喝薏米红豆汤
祛湿、健脾、清热
提起祛湿,薏米红豆怎么也绕不开。中医都称薏米为“薏苡仁”,是祛湿消肿的上品。红豆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的功效。
由于红豆性善下行,古人有“多食令人瘦”的说法。用薏米红豆熬汤,可放点冰糖,祛湿效果极佳。
做法:取等量的薏米和红豆,将红豆浸泡三四个小时,再与薏米一起下锅煮,上层的汤当水喝,下层的颗粒当饭吃。
更简单的做法是,抓一把薏米、一把红豆放进暖水壶,灌满新烧的开水,盖上瓶塞闷七八个小时。
按揉承山穴
祛除体内湿气最佳穴位
前几天,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了按揉承山穴祛湿的方法《用好这一个穴位,能轻松祛除湿气!》(点击查看),现在可以再简单了解一下。
承山穴是祛除体内湿气的最佳的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红豆粥有异曲同工之妙。
承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它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方法:承山穴按上去会比较酸痛,所以手法一定要轻柔,以感觉到酸、麻、肿、胀才会有效,然后再加重手法。每天可点按1-次,每次10-0分钟,点按时由轻到重,力量均匀。
每天坚持快走活化气血、增加水分代谢
少动、饮食不节制及压力大,都会造成湿留体内。而运动可以缓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快走、慢跑、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健身运动都是很不错的方法。最简单易行的,莫过于每天坚持快走,走上40~60分钟,就能帮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大暑养生之饮食
夏季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
1、药粥著名医家李时珍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所以,古人称“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医药六书》赞:“粳米粥为资生化育坤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可见粥养对人之重要。药粥虽说对人体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据每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饮水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物质。由于天气炎热,人体的水分蒸发消耗过快,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平时喝开水最好,也可以饮用绿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药茶,出汗的较多的饮用糖盐水、茶水等,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
3、盛夏阳热下降絪蕴熏蒸,水气上腾,湿气充斥,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在中医学中,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食疗药膳以清热解暑为宜。
4、食材绿豆
中医上说:“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祛痘的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绿豆:”厚肠胃、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除吐逆、治痘毒、利肿胀“。
冬瓜
中医认为,冬瓜味甘、微寒、无毒,有清热毒、利小便、止渴除烦、祛湿解暑的功效,是一种解热利尿比较理想的日常食物。连皮一起煮汤,效果更明显。
苦瓜
苦瓜性平、味苦甘,能清热、消暑、生津、清心、明目。传统医学认为,苦瓜生则性寒,熟则性温。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还能缓解热病烦渴、中暑发热、痢疾、痱子等。
大暑养生之预防
1、预防中暑高温天气尽量不外出,不进行户外体育锻炼或者从事体力劳动。
、预防情绪中暑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3、运动量不宜大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也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
4、要注意开窗通风防暑气保护好心神,让心静下来,确保精神饱满。
度苦夏,除了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外,更要格外注意饮食调理,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增加清热解暑
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绿豆汤是我国汉族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大暑来了,湿热最为盛行。中医博士独门密招,用“三仁汤”泡脚,能轻松祛除体内湿气,更有三种简易的方法,可以帮助祛湿。
-THEEND-
来源:以上内容综合网络整理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左下角北京哪治白癜风最好白癜风治疗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wh/1223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