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牵住养生ldquo牛鼻子r
人体有8大系统36个重要器官。人体的重要器官就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那些器官,比如大脑、心脏、肺脏、肝、肾脏、胃肠道等。各器官的协调配合使人体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应当说,各系统各器官分工不同、职能不同,其中唯有心脏、大脑“与众不同”,不能和其他器官等量齐观。心脏被喻为人体生命的“发动机”,没有它,人体这个机器就没有办法运作。大脑被喻为人体的最高“司令部”,没有它,人体这个机器就不懂得如何去运作。
这一重要器官因疾病给人们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指出,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其中脑卒中万,冠心病万,肺源性心脏病万,心力衰竭万,风湿性心脏病万,先天性心脏病万,下肢动脉疾病万,高血压2.45亿。研究显示: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91%,城市为43.56%。据统计,中国国内每年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平均每12—13秒就有一人被心血管疾病夺去生命。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
心脑是所有器官的重中之重。抓住它,就牵住了养生的“牛鼻子”;抓住它,就掌握了打开健康大门的“金钥匙”。
牵住养生“牛鼻子”,必先找准心脑的关键点:血管有人把人体内的血管比作河流,一条生命之河,河床是血管,河流是血液。这条生命之河肩负着人体全身各组织器官供血、供氧的重要责任,是人体宝贵的健康资源。因此,要特别爱护它、珍惜它。
有人把血管比作家中的自来水管,一旦用的时间长了,管道内壁就要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供水。而堵塞血管的罪魁祸首就是血栓,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
血管一堵,百病缠身。发生在脑部,可能发展成中风;发生在心脏,可能发展成心梗;发生在肺部,可能发展成肺栓塞;发生在肾脏,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严重受损;发生在肠道,可能发展成肠壁坏死;发生在四肢,可能发展成肢体坏死;发生在眼睛,可能发展成视网膜血管阻塞,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等等。
牵住养生“牛鼻子”,要使血管在“通”字上做文章“通”的目的在于改变血管、血液的质量,远离心脑血管疾病等。依据心脑血管被“堵”的成因,本人提出以下建议:严格控制“三高”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患者应特别注意,这些疾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成为引起血管堵塞的元凶,所以一定要控制好“三高”。应注意按时服药,做到定期监测,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
改变饮食习惯习惯于吃大油、大肉的人血管容易堵,因此强调改变饮食习惯,坚持低盐、低脂。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绿叶的蔬菜、水果以及海鱼、深海鱼油等。同时,要主动、及时给予补水,每日以1毫升为宜,做到“三杯水”,以稀释血液黏稠度,防止血管堵塞。
保持适度运动可采取如健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每天至少运动1次,每次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确保运动5天。
注重防寒保暖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特别是原本就有心脑血管问题的老人,更是会“雪上加霜”。冬季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外出要记住戴帽子、戴手套、穿棉鞋,进出室内注意温差,及时增减衣物。此外,对于患心脑血管病的老人也不宜“秋冻”。
改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往往与血管质量成正比。如果生活方式不恰当,则直接影响到血管的质量。因此,我建议: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做到:自我减压,戒烟限酒,不熬夜。及时发现血管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及不良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通讯员:黄益骏)
来源:铜川日报
编辑:薛媛
审核:唐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ys/123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