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气学派调摄真气保养生命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历代养生家和医家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其养生之道在顺应、养性、动形、静神、温补、培元、调气、药饵、食养等方面各有所长,从而形成了各有侧重、自成体系的诸多学术流派,如顺应学派、养性学派、动形学派、静神学派、温补学派、培元学派、调气学派、药饵学派及食养学派等。
这些养生流派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构建起了传统养生学的文化宝库。本期介绍这些养生流派的起源、理论和特点等。
调气学派——调摄真气、保养生命
调气以养生的思想始萌于《管子》,其学派则形成于汉唐,发展于后世诸家。
调气学派认为,气贵运行不息,升降有常,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及寿夭的关键。
最早倡导调气以养生的管仲主张调养内气,使之聚则精不散。
《管子》云:“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指出了气是人体生成及生命活动的基础。
《内经》指出:“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说明真气与人体的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孙思邈则在《千金方》中对调气进行了专篇论述,引用彭祖之语“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来说明调气可以延年,并记载了彭祖的“和神导气之法”。
刘完素则注重气、精的保养,尤其重视元气,在养生方法上主张养气和调气。
养生家还认为调气最忌暴怒,如曹庭栋“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心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
老年人虽身值可怒,当思事与身孰重,一转念间,可以涣然冰释”。指出了怒则气机逆乱且伤气伤身。
白癜风怎么得的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需要多少钱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ys/122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