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6中医学理论体系藏象学
藏象学说-人体五脏六腑的秘密藏,隐藏于体内的脏器象,指脏腑的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因此“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两者结合起来就叫做“藏象”。中医学据此作为判断人体健康状态并诊断,诊治疾病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的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旨在通过人体外部的征象来探索内脏活动规律,进而有效地指导养生防病,疾病诊治与康复。它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形体官窍所构成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这五个系统不仅受天地四时阴阳的影响,同时互相之间也紧密联系,从而使人体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形成为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共同的生理功能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血,津液。多为内部组织较充实的脏器。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共同的生理功能特点,是受盛,腐熟,传导水谷,为多中空有腔的脏器。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
这其中,胆既是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府,这是因胆排泄的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所以胆为六腑之一。但胆本身并没有受盛和传化水谷的生理功能且藏“精汁”,与胃,肠等腑不同,所以又属奇恒之府。
五体:皮,肉,筋,骨,脉五种组织结构
五官七窍:(耳,目,口,舌,鼻)合称五官;(眼二,耳二,鼻孔二,口)合称七窍。
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奇者异者,恒者常也。奇恒之腑,形多中空,与腑相近,内藏精气,又类于脏,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之。
五脏,代表人体的五个生理系统,其具体的系统结构:
肝系统:肝,胆,筋,目,爪。
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
脾系统:脾,胃,肉,口,唇。
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
肾系统:肾,膀胱,骨髓,耳,发。
这五个系统相互之间通过经脉的络属沟通和气血的流贯相互关联。五脏功能的协调共济,相互为用,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重要保证。
此外,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灵枢》说:”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这说明人的精神活动由五脏精气化生和充养。
《素问》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说明人的喜,怒,忧,思,恐分别与人的心,肝,肺,脾,肾五脏相关。
(喜欢文章的话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或者分享朋友圈哦轻滋分享的方子或文章仅做交流,不要随便服用,后果自负。)(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定要在大夫指导下服用哦!勿把食疗当万能妙方,缓和病症,无捷径,而且个人病况有别,病人要治本就应先征求医生的意见,以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图/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wh/1233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