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养生正当时中医疗法齐助力
冬季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季节,气候寒冷,寒气易入侵体内。自古以来,中医就讲究按照季节养生,《黄帝内经》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要避免扰动阳气,休养生息,适时进补,应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正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养生也要在对应的季节选择对应的方法。那应该如何在冬季养生呢?
11月8日时值立冬,我院《立冬养生正当时》大型中医健康宣教活动又在街坊们的期待中如期而至,省名中医王清海教授、针灸康复专家秦敏教授带来“冬季高血压病防治”以及“冬季经络养生”的精彩宣教内容。在讲课过后,两位教授还在现场亲授十步“降压操”、养生八段锦,市民朋友们受益良多,纷纷为实用又易学的养生操点赞。
立冬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专家为高血压患者除误区在冬季气候较为寒冷,尤其在南方地区主要以湿冷为主,此时寒性凝滞、收引,可使人体血管收缩,血液粘稠度增高,从而致使血液运行不畅,引起血压的波动,因此许多心脑血管疾病都在冬季高发。例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由此类疾病造成的死亡率亦在冬季急剧上升。
冬季寒冷,对高血压的患者来说更是一个“考验”,冬季相对于其他季节,血压波动幅度会更大一些,王清海教授表示,高血压患者在冬季除了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也更应该要避免走入一些误区,引发不良后果。
王清海教授教“降压操”高血压没有症状就不用吃药误区一王清海教授指出,大多数早期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病情进展后才会出现相关症状。一旦患者确诊为高血压,就应该积极干预治疗,让血压恢复正常,切不可自行停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减药或停药。
血压恢复正常后就停药误区二高血压是慢性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停药后血压波动幅度过大会增加心梗、脑梗等并发症发生。降压药的作用不仅是降血压,还有维持血压平稳,避免更多脏器伤害。
血压降得越低越好误区三血压是保持身体器官灌注的动力来源,血压短时间内降得很低,超过自我调控能力限值后,将会降低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引起脑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王清海教授提醒,血压并不是越低越好。
除了以上比较常见的误区,王清海教授还指出高血压患者降血压不能过于快速,并且也不要频繁换药,医院复查,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才有更好的疗效。
现场观众学“降压操”以气调血更养生岭南飞针显功效中国针灸由来已久,是历史悠久、临床证明确有疗效的非药物疗法之一。而针灸疗法的特点在于以气调血。气为血之帅,气能行血,针刺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而调动人体气机,从而带动营血运行。此次活动中,秦敏教授在现场进行义诊,展示了岭南飞针疗法,岭南飞针是广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分为调气扶阳腹部飞针、太阳夹督背部飞针、安神醒脑头部飞针。
秦敏教授表示,岭南飞针既传承了传统的针灸疗法,还根据岭南地区居民体质,在传统针灸基础上,以飞针施术,浅刺任督,从而达到调气行血,健脾燥湿的效果。
秦敏教授现场做岭南飞针义诊由于岭南地区居民体格多半精巧,进针过深则易耗气伤神,而飞针浅刺以其行云流水之势,采用快速、无痛、灵便的进针手法,于恍惚间立针于虚邪贼风之所,既可减轻皮肉之苦,与中医用药不同,针灸治疗采用的是非药物治疗方式,针灸对机体的多种效应往往与其调节人体的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相关,通过扎针刺激肌体浅层,人体为排出侵入肌体的异物,人的气血通过经络往施针处流动,从而带动全身气血的循环,补足气血、清除瘀邪,以达治病的目的。
秦敏教授现场施针冬季做针灸需要注意什么呢?专家指出这两点针灸的好处非常多,也有很多人会选择在冬季做针灸。在冬季针灸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秦敏教授表示,做针灸治疗,其实在春夏秋冬都是一样的,季节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在冬季做针灸由于气候较为寒冷,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室内温度要适宜,针灸时身体暴露的部位比较多,因此在冬季要注意室内温度要适宜,不宜在过凉的环境下进行针灸,会很容易感冒。第二个就是要防止漏针,冬季穿的衣服较多,在做完针灸治疗之后要防止针遗漏在衣服上,不小心扎入身体。
演示八段锦针灸治疗适合大部分人群以及各种疾病,但如果有低血糖、低血压、严重的皮肤病以及身体极度疲惫不适的情况下,就不适宜做针灸治疗,可以在这些症状消失或疾病治疗好之后再进行针灸治疗,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专家介绍王清海
广东省名中医
博士生导师
羊城好医生
王清海,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医院副院长。全国第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中西医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
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国医大师和陕西中医药大学张学文国医大师。中医基础理论造诣深厚,从事心血管病中医临床研究30余年,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慌心跳、气短、胸闷、胸痛、眩晕、头痛、咳嗽、水肿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善于运用桂枝、黄芪等通阳益气、行气活血、化痰通络的方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在治疗中医内科杂病方面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著有科普专著《知名中医谈心脑血管着重保健》和主编专业著作《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均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表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高血压中医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四期。研制治疗高血压药物2种,治疗心脏病药物2种。获得发明专利1项。
秦敏
主任中医师
教授
羊城好医生
秦敏,医院针灸康复科三病区区长,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市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师承广东省名中医张家维教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广东省名中医卢桂梅教授;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针灸(岭南飞针疗法)第三代代表性领军传承人物,第三届羊城好医生,广州市中医药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首席专家。
秦敏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内科、针灸康复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传承并发展了针灸“岭南飞针疗法”,并在其基础上发展出岭南飞针之头皮针,岭南飞针之腹针、岭南飞针之太阳夹督围刺针三大系列,擅长中药及针灸结合治疗脑病、小儿脑瘫、顽固性失眠等各种奇难杂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并出版专著《针灸整体论初探》、《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
作为中医药文化推广者,由卫生部及文化部公派至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等国家推广中医药文化,多次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香港、澳门进行针灸国际交流。是我院中医适应技术培训专家,曾在省内外上海、宁夏、医院进行“岭南飞针疗法”及“针灸整体疗法”的技术推广工作。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ts/1234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