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郭蕴屏主任建议秋季养生选用中医膏

医院医院

  专家介绍:郭蕴屏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辽宁省针灸学会理事、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丹东市物理与康复治疗学会副主任委员。从医30余年,她医术精湛,擅长以中药、针灸治疗失眠、抑郁、慢性疲劳、更年期综合症等亚健康状态;对治疗脑血管疾病、头痛、颈间腰腿痛、偏瘫康复及对康复评定、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认知障碍训练、吞咽障碍诊疗技术经验丰富。她情系患者、精心施治,深受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健康我们社区离退休老同志越来越多。进入秋季,请问中医专家,秋季养生,中医有啥好方法?

  专家解答:好的,欢迎咨询。下面将秋季中医养生的三种好方法——中医膏方、中医经络、中医穴位介绍给大家。

一、中医膏方养生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其它季节强,生理机能的旺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一些春夏易发之病,如果能在秋冬季将身体调养好,就不易发作,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后,出现阴阳偏盛或阴阳偏衰的结果。此时适当补养,利用中药的多种特性和功能,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不平衡,调解和改善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是中医养生和治病的基本思想。

  中医膏方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经辨证后确立的不同中药处方,经过精细加工而制成的稠厚状、半流质具有高级营养滋补、预防、治疗综合作用的中药剂型。适时服用能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目的。在中医临床,我们常对症投以补气养血膏方、滋养肝肾膏方、静心利眠膏方、咳喘膏方、健脾化湿膏方、养荣调经膏方等。

  膏方的适用对象:慢性病人、亚健康者、老年人、女性、儿童。

  慢性病人原来患有慢性疾病,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可以结合病症,边施补,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

  亚健康者现代社会中青年人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大、精神紧张、脑力透支,且应酬多、嗜好烟酒者多。长期的睡眠及休息不足,造成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抗病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适时进行全面的身心调理,中医膏方疗法是最佳的选择。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特性,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膏方进补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女性对于女性来说,肝血亏耗、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衰老;适时进行膏方调理,脾胃能很好吸收饮食中的营养,体力不断得到补充,增强抗衰老能力。就会脸部红润起来,皮肤也会充满光泽和弹性。

  儿童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厌食、贫血等体虚的患儿中医膏方调补,会有益于强身健体。

  中医膏方还可适合平时易疲劳、没力气、胃口不好、腰酸背痛又没有实质性病变者;或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者;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在恢复期出现的各种虚弱症状。以上各类人群均可在秋冬季进补中医膏方,以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

二、中医经络养生

  中医经络养生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式,达到舒经理络、交通阴阳而最终实现驱邪治病,使机体恢复阴平阳密的和谐状态。健康的关键是经络畅通,经络是我们健康的晴雨表,经络养生不仅治已病,还可以治未病!每天敲十四经络,每天按揉几个重要穴位,可延年益寿!

  具体可做如下中医经络养生保健:

  推捋经络身体取坐位,手自然分开,放在腿上,由上往下推,拇指和中指的位置就相当于足太阴脾经和足阴明胃经的循行路线,脾主四肢肌肉、推捋脾胃经可以疏通这两条经的经气,从而达到放松肌肉和驱逐脾胃上疾病的效果。

三、中医穴位养生

  点揉穴位,是最简便、最有效的养生方法,不论何时何地随手可做,每天坚持按揉3—5分钟即可。通过对穴位进行按摩,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整人体机能,起到保健、治疗疾病的作用。具体的穴位如:

  足三里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约4指宽处(凹陷往下),此穴为全身性强壮要穴,备受古今养生家、医学家们的重视。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可健脾胃、助消化、疏风化湿、通经活络、扶正培元、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功能,有效提高过敏人群对各种过敏源的适应能力。有预防高血压、神经衰弱、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便秘和各种过敏性疾病作用。

  合谷即我们常说的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其穴可以醒脑开窍、疏风清热、祛风解表、宣肺利窍、镇静安神、平肝熄风、疏经活络。合谷穴自古以来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首选要穴。调理:头痛、眩晕、咽喉肿痛、齿痛、口眼歪斜、臂痛、半身不遂、发热恶寒、无汗、多汗、咳嗽。

  内关位于人体手腕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两指宽),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内关穴对心血管功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各种疾病有防治作用。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常选此穴为主穴,所以内关又被称为“冠心病的救星”、“心宝”等。内关穴对心痛、心悸、胸闷、气短、失眠等病症有良好的效果,可以防治各种心脏疾病,增强心肺功能。

  涌泉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是肾经要穴,常用来治疗泌尿疾病、消化疾病、呼吸疾病、五官疾病,具有宁神、开窍、清热、引火归原的作用,亦是常用的保健穴之一。涌泉穴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可防治高血压、中风、神经衰弱、失眠、头昏头痛、健忘、目花、腰痛、前列腺肥大、便秘等症。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可健脾和胃、调补肝肾、滋阴生津。调理: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防治高血压、性功能减退、急慢性肠炎及月经不调、遗尿、失眠等疾病。

  太冲位于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指缝后约两横指处。可平肝泻热,清利头目,治疗头痛、腹胀、呕吐、肝炎、失眠、下肢痹痛。特别对于肝气不疏引起的头痛、胁痛、胃痛都有很好的作用。

  总之,中医膏方、中医经络、中医穴位三种秋季养生好方法,是结合传统中医精华和现代医学发展而采用的,临床效果好,深受养生老同志和家属的好评。您不妨试试!

▍内容来源:宋晓瑾记者宋娜▍图文编辑:刘小某 summer慧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cs/12340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