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四季旅游之ldquo返璞
戊戌农历,六月廿六,戌时二刻,节至立秋。
秋之季、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暑热将尽,晨有白色薄雾,暮亦寒气下沉。因天气变化无常,且昼夜温差较大,旅人易受凉感冒,出门应注意着装。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秋高气爽,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肺宜收不宜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出门旅游,应少食辛辣之品,宜多吃酸味果蔬。
秋季出行,景色最美,看尽繁华,纵情山水。
外出旅游,假期较短,行程匆匆,自顾不暇;
归来身疲,腰酸腿痛,失眠多梦,脸色黯淡。
游行醉美,亦有缺憾:易得疲劳综合症。新津县治未病中心结合中医特色和优势,推出养生方案:
调气血,通经络,和阴阳,养足精气神。
1、脊柱调理
旅行之路,长时间驾驶或乘车、跋山涉水、负重前行,易导致腰酸背痛、肌肉僵硬、脊柱受损、韧带失衡。医院中医理疗科进行脊柱调理,如:推拿,按摩,针灸等。亦可自行调理或拉伸训练。
2、失眠调理
出游期间,由于作息不定、水土不服、过饥过饱、睡眠环境等因素影响、易造成失眠多梦。中医认为”阳出于阴则寤(醒)、阳入于阴则寐(睡)”;结合针灸、推拿、药熏等方式调节阴阳,改善睡眠。
针灸推拿(建议专业人士操作):腕部神门穴、耳后安眠穴、踝上三阴交,当为首选项。
药熏疗法:可自行配备合欢花、夜交藤、远志、酸枣仁等中药,用量适中,装入香囊,悬于床头,或置枕旁,可助安眠,静心养神。
3、沐足调理
观光途中,自然山水,始于足下,长途跋涉,易导致四肢无力,双足沉重。中医认为:足乃人之根,十二经脉,半数系于足下。“寒从足下起”,接触地气过多,阴寒之气蔓延至腿,致使气血运行不畅。
可选用桂枝、肉桂、陈艾等中药;煎汤沐足,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调理气血。
4,美容调理
秋游外出,赏山悦水,身心俱爽;若增美容,岂不妙哉!
中医认为:秋令属金,肺气当旺,外通皮毛;故金秋时节,最适美容:宜选刮痧,袪清腠理,疏通经络,气血足则容颜美—背肺俞穴,面部刮痧,当为首选。
背肺俞穴:肺之经气,聚集之地,顺经而刮,力度适中。
面部刮痧:清洗颜面,涂擦精油,缓慢刮痧,力量柔和,渗透皮下,一刻钟后,刮痧即止,待到两刻,温水清洗,再擦面霜,调理完毕。
秋季出行,健康旅游,中医养生,冬季再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acs/123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