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记住六个字
3月17日,中国国医节。
也许你是第一次听说有这么一个节日,但它今年却已经是92年了。
中国国医”即“中医”,是我国的国粹。
不敢忘记年末,一场牵动人心的新冠疫情,在春节弥漫开来。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让每个人都难以置身事外,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中医药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中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互补”“人命至贵”等优秀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中国人的生命观及养生修身观念影响深远。
《黄帝内经》有言:“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尽终其天年。”
相传在上古时候,有葛天氏之民,人人都能活到百岁。
老人们鹤发童颜,充分享受上天赐予的寿命。
想要越活越年轻,一起来看看古人如何养生。
01顺应天时人法地,地法天。
自古以来,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
天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地有生、长、收、藏万物规律,人体亦不例外。
人的阴阳气血、五脏六腑的运行应与四时相适应,以顺应自然规律,不可反其道而行之。
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黄帝内经》写道:“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饮食起居、衣食住行也必须与季节相适宜,有助于健体防病。
享年98岁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谈及养生之道,他提倡对待自己要“合乎科学规律,顺其自然”。
回顾季羡林的一生,有顺境,亦有许多坎坷,更是遭遇过非人的待遇。
若非顺其自然,很难想象他能有如此高龄。
懂得顺其自然的人,克制自己的欲望,科学有度对待自己的身体,健康自然常在。
02静下心来《黄帝内经》中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人的元神最重要的是凝实安稳,不能躁动不安,也不能内无所蓄。
保持心智的宁静,自然可以安和五脏。
养生还得身心双修,让人安静下来,控制好心境,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做到身体“节能”。
培养好的生活习惯,逐步调节自己的脾气、习气,让自己脾气稳定,这样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
以静养生,得让我们先把心静下来,专心于一些事。如果你能找得到能让自己为之热爱一生的事情,自然是好。
如若还未找到,不如每天或每周,抽一点时间,做一些让自己手上可忙、必须专心的事。
或者每晚临睡前,独处一下,问问自己今天过得好吗,有什么情绪还在纠结吗,听听自己的心。
静静地给自己一点时间,就当给心一个安静的空间。
生活里总有那么多鸡毛蒜皮,如果我们不对自己好点,不爱自己多一点,怎么对得起亲爱的自己呢?
03修身养心
《中庸》里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
养生不如养心,一个有道之人,慈悲的人,定然福寿安康。
晋代著名养生家葛洪云:“常其宽泰自居,恬惔自守,则身安静,灾害不干。”
内心安宁的人,身体更少出现问题。
因为情绪稳定,不会大起大落,所以气血就不会停滞。
他们敞开心扉,宽恕了别人,把愤怒、焦虑、恐惧都放出去,气血自然通常无碍。
正所谓心宽一寸,病退一丈,修身才是最好的药方。
李嘉诚退休之后,醉心公益,出入各个公益组织,为人们带去温暖和快乐。
他有时候甚至比退休之前还要忙,家人看不下去,希望他能爱惜自己的身体,但是他却越忙越精神。
现代医学也认为:快乐的精神状态可以让人的免疫力大幅提高,增强抗病能力,利于治病防病。
有一个仁慈善良的心,能让人收获快乐,它让人长寿,是健康的源泉。
04调养生息常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无论是谁,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情况,过度劳累、病邪袭击、仕途不顺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这时候就得学会“调”。
《黄帝内经》说,应该根据四季的变化,调养精神意志,调养七情六欲。
其中还强调了呼吸的调节,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
大家平时可以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
练习“丹田息”,深吸一口气,尽量将气往下压,送到丹田的位置,使小腹用力向外扩张。
屏住呼吸三秒左右,上下牙微微闭合,舌头抵住上齿,发s,发音的强弱尽量保持一致,目的是控制气息均匀呼出,直到气息用尽,小腹感到胀痛为止。
每天早晚各练习四次,同时,可以吞咽唾沫,配合调津,效果更好。
05食养食补“养生之道,莫先于食。”
养生的关键在于入口的食物。
从味道说,酸补肝,甜补脾,苦补心,辛补肺,咸补肾。从颜色论,红补心,白补肺,黄补脾,黑补肾,绿补肝。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
《黄帝内经》里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三餐均衡搭配,荤素要吃、杂粮也要吃。
不挑食,不偏食。
酸甜苦辣咸,寒热温凉,都要吃一些,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当然,也要注意节制,切莫大鱼大肉,高盐高油。
06固精固神
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的供养,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果精血亏损过多,就会造成身体虚弱、病变百出、减损寿命,因此保养阴精则可延缓衰老。如果不知节制,一味放纵,身体只能越来越差。固精,就是要保护肾气,最重要的是节欲。此外还可吃养肾精的食物,包括各种肉类,还可吃山药、枸杞。固神,就要调养七情,控制好情绪,身体才会少受伤害。《黄帝内经》中讲:“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会状态不佳,多数和情绪有关。情绪不好,用再多的护肤品都留不住年轻的容颜;用再好的保健品都难保身体的康健。中医养生有六字要诀:顺、静、修、调、补、固。说到底是一个修炼自己、驾驭自己的过程。如果人没有过分的欲望,不贪图虚荣,则正气自在、真气从之。孙思邈说过:“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平日应多说好话、多行善事,排除各种妄念,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身体康健。与分子结构西方医学不同的是,中医从不孤立看待任何事物,道不孤立,太极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一分一钱,一草一木,都是对天地自然和生命的尊重。文章原创,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丛林生活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acs/1234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