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个记者节从激动到平静,世界仍有微光

白癜风治疗哪里好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8_1.html

"

今天是第22个中国记者节,我做记者也有几年了,这也是我在大环境下成长和经历的第22个节日,对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永远保持好奇、探索和学习的心。

"

悦超

全文共字

今天是第22个中国记者节,又到了我的节日,又到了一年一度抒发“获奖感言”的时刻,此前的节日,我写了很多篇:我与我的第十九个记者节我与我的第20个记者节第21个记者节

我在未知的海域继续泅游“你还在报社啊?”这是很多老朋友或同学跟我搭话后的第一句。不知不觉,这已经是我成为记者后的第4个记者节,也终于拿到了红色的新版记者证。从最初在报社实习,到加入报社做记者,再到现在认为是一份习以为常的工作,从激动到平静,从平静回归理性。究竟是我选择了记者,还是记者选择了我呢?我与报社,与媒体真的特别有缘。上小学的时候,我每天就在家旁边的早点铺子,一边吃热干面一边看当天的报纸,初中的时候我热衷于看各类体育新闻,买了很多《篮球先锋报》,高中的时候我曾对同桌说过我以后要做记者,没想到真就做了一个记者。回想起自己在报社正儿八经做记者的近四年时间里,在这个纷乱的互联网时代,在人人都拿着手机刷短视频为主的潮流下,我居然每天都发一篇-字的报道,有时来了兴致还会发两篇,或者更长的篇幅。这一切也许都是源自自己对新闻的期待,对新闻的尊重,以及对新闻的热爱。记得上公共政策分析课时,老师专门拿年震惊全国的新闻报道:《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给我们做公共政策的案例分析。老师上课时的情绪很激动,他用天津人特有的相声口音,好听却不失严谨,他充满激情而又义正辞严地说,正因为有了正义的记者存在,媒体的监督,新闻的传播,才引起了学术界和法律界的重视,引起了相关公共部门的重视,推动了公共政策制度的改善,各政府部门在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下,居然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把收容遣送制度废止。讲到最后,老师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坐在台下的我,是这堂课上唯一的一名记者,我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一篇字的新闻报道,其背后所蕴含的力量是巨大的。时光荏苒,想起自己刚进报社的那一天,我是那样的忐忑,那样的激动。如今,感觉行业飘摇,每天都在与庸常的报道做心理斗争,每天都在寻找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选题和思路。过去几年也曾写下数篇深度报道或者偏调查性质的经济类报道,以及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系列报道,我时常感受到新闻的光芒和力量,是新闻报道赋予了我一颗炙热的心,对这个行业保持着热忱。有时候感觉媒体的快节奏,让我很难好好去跟这个世界接触,很难去做其他事来修养个人的品性。有时候又觉得是不是写投资类的新闻太多,以至于没有真正做到贴近民生和贴近生活,虽然股票基金人人开户后都可以投资,但总感觉与“钱”打交道后,少了些人间烟火气。寻找创新固然是一件难事,写证券市场和基金的稿子写久了,发现好像都是一个模板和套路,写基金经理人物专访发现,行业的故事八九不离十,每个人除了性格和兴趣爱好些许不同,所做的事情好像又很相似。如今,一些优秀的前辈记者已经离开,行业里依旧有值得我学习的榜样,有些现象一直让我觉得新闻的魅力和影响从未离开。正如一直有人说媒体越来越不好干了,每年考研却一直有众多学生报考新闻学相关硕士专业,新闻学一直都是考研的前几大热门专业。一直有人问新闻理想都去哪里了,每年都有很多人选择离开媒体,跳槽去公关或者其他企业,或者考公和创业等,但每年总会有几篇让我们读起来热泪盈眶,让我们对新闻重新唤起心中理想的好稿子。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中,无数个夜晚,我都一直质问自己,假如有一天我不在这一行了,我能干点啥?01考公?听说会写稿子的人很受体制类领导赏识,但那种八股文体裁让我写多了我也会麻木,不过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人深刻地意识到,好像公务员确实真的很稳,于是最近这两年考公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我那位在某大型商业银行工作的同学,辞掉了工作也想去考一个公务员,好像身边好多人都想考公务员,一个也许是年龄真大大了,再不考真的没机会了,另一个,大家都很害怕35岁或者40岁这个阶段失业吧。其实我也知道,一旦踏入了公务员的队伍,很多时候都在重复做一件事情,但把一件事重复做到极致,也算是一个人的才华和本事,毕竟人总是要变得更专注。其实不管在哪里都要面对现实,我估计只能考一些文秘或偏文科性质的职位,再不济,一些体力活的岗位倒也不错。公务员最大的好处好像是有些岗位下班时间很早,早早下班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可以多陪陪老婆孩子和家人,这倒是男生的一个不错选择。02进企业?虽然负责公司形象包装或个人故事包装的工作,确实很适合当下记者这职业,既能写好稿子也能找到一手渠道资源发布,但我好像不太适合做公关。因为本科毕业以来,我从未去那种站在一楼,抬头一眼望不到楼顶的写字楼工作过,我唯一在写字楼工作过还是大四实习的时候。当时,我在杭州实习了近2个月,那是一栋30多层高的写字楼,坐落在西湖区的某个软件园里,每天都要和整栋楼的人一起抢电梯挤电梯。毫不夸张的说,我经常因为等电梯挤电梯刚好迟到2-3分钟,有一次,为了避免迟到,我一口气爬到18楼,真的是要了我的命,大腿被支配的瑟瑟发抖。毕业后,我也只在创业园区的小办公室,还有广播电视台的独有大楼,以及报社独有的大楼工作过,工作的环境节奏确实比不上互联网大厂,比不上金融和一些快节奏的企业,所以,我能否胜任企业工作真的大打问号。另外,我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创业性质,到现在的记者工作,一直都是自由自在惯了,全部都是弹性工作,有时候凌晨加班,有时候下午老早就结束了当天工作,所以,企业好像目前真的不太适合我。(所以各位公关朋友们,谢谢你们的好意哟)03考军队文职?这个行业是最近才兴起的,同时又与军旅紧密相连,充满新颖而又神秘。查了一下资料,军队文职第一批面向社会的全国统一考试招聘于年开始,如果是在地方三四线城市,刚起步的工资待遇甚至要超过公务员不少。但是这份工作好像有很多限制。比如不能随便在休息日出省旅游,工作日不能“摸鱼”,甚至很久都不能出国了(至今还没出国旅游过),管理上要服从现役军人管理,这一点我还是挺认可的,毕竟每天都能锻炼,有个部队还能自律管理自己,挺不错的。但是据说休息日也不一定能休息,命令一喊就得到,所以自由度上好像目前来看确实不太能接受。04创业做小生意?我挺喜欢小作坊式的生活,我一直都想着开一家书店,选一些我喜欢的书和一些有意义的书,这样还能体现我的品位,分享一些书单和读书笔记的有意义内容,开展一些线上和线下的活动,盘活大家静心读书和分享书籍的潜质。因为,在这个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好像书店成了一个观赏的花瓶,更多的是被用来喝咖啡,网红拍照的打卡点,或者和男女朋友消遣下午茶时光。我想有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书店模式,但是目前来看起步资金都没有,还是搁置吧。其他的项目我也想过,比如,在老家开一家盲盒潮玩店或者动漫手办店,但是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经济差距,根本的差距是理念。比如在购买力和消费力上,北上广的宅男们觉得,买一个-块钱的正品动漫手办很正常,买一个多块钱的高达拼装模型也很正常,我之前在逛Chinajoy的时候,经常看到一群初中生买一个动漫的周边支付宝刷个上百块眼睛都不眨一下。可目前在四线小城市行得通吗?好像不行,因为很多家长还是抱着一个玩具大概30块-50块的消费理念,超过块?就算你家孩子吵破天也许都不会买了,当然这里也许有点以偏概全了,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人的消费理念被互联网上影响了很多。但即便如此,考虑到四线城市有消费力和购买力的年轻人不是在外读大学,就是在外打工长见识外,剩余的就只有18岁以下的中学生和小学生,以及35岁以上的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了。05做短视频和直播?实际上,我在年大四的时候就想过这个风口,当时还是某鱼直播最火热的时候,各路牛鬼蛇神都来直播,不过彼时的直播内容充满了节目效果和看点,而现在的直播内容真不敢恭维。但至少现在的视频内容严谨合规。年那会我没钱买设备,家里人估计也不会同意,但谁能想到时隔6年,现在互联网新经济最火的领域就是短视频和直播。人算不如天算,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zs/1236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