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癫痫的病因病机有哪些?
祖国医学对癫痫病因学的认识,大多归于外感六淫,情感失调,先天因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痰浊上扰,闭塞清窍,蒙蔽心神,雍遏经络,发为癫痫。常见的病因可简单概括为“风”、“痰”、“惊”、“食”、“瘀”、“虚”等,尤以痰邪作崇最为重要。正如《医学纲目·癫痫》中说:“癫痫者,痰邪逆上也”。指出痰邪为病是癫痫的根本原因。元朝《丹溪心法》中指出“痫症无非痰涎雍塞,迷闭孔窍”,亦指出癫痫发生是痰涎淤结心隔所致。
1、先天因素:孕妇调养不当、胎气受损,当胎在母腹中时,母亲受惊吓,惊则气乱,胎气亦随之而逆乱,母体肾亏致小儿秉赋不足,而生后易患痫症,或过分劳累体虚而致小儿秉赋不足。诚如《内经》所言:“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痫。”《活幼心书·痫症》进一步指出:“胎痫者,因未产前,腹中被惊。……致伤胎气。”父母有病,影响胎儿,若父母患有痫症则因其脏气不平,影响小儿先天秉赋而易患此病,或因父母素质虚弱,或因父母久病失养致小儿精气不足而出生后易患痫症。
2、七情失调:主要责之于惊恐。《证治汇补·痫病》曰:“或卒然闻惊而得,惊则神出舍空,痰涎乘间而归之。”由此可见,惊恐对痫症的发作至关重要,由于突受大惊大恐,造成气机逆乱,进而损伤脏腑,肝肾受损,则易致阴不敛阳而生痰生风。肝胃受损,则易致精微不布、痰浊内聚、经久失调,一遇透因,痰浊或随气逆,或随火炎,或随风动,蒙蔽清窍而致痫症发作。小儿脏腹娇嫩、元气未充、神气怯弱或素蕴风痰,更易受惊恐而发生痫症。《景岳全书·癫狂痴呆》指出:小儿痫症“有从胎气而得者,有从生后受惊而得者,盖小儿神气尚弱,惊则肝胆气夺而神不守舍,舍空则正气不能主而痰邪足以乱之。”
3、饮食失调:损伤脾胃,致痰浊内聚、阴塞气机、气逆上巅犯脑、蒙蔽清窍而产生昏仆、抽搐等症,或适逢七情失调、致气机逆乱、痰随气动、上冲于元神之府、蒙蔽清窍而发痫症。
4、脑部外伤:由于生产时使新生儿颅脑受伤,或由于跌扑撞击,损伤脑部,致瘀血阻滞于脑,使“元神之府”功能失职,则见神志逆乱,昏不知人、气血瘀阻,则脉络失和、肢体抽搐、遂发痫症。
5、外感六淫:时疫瘟毒后,外邪失于清解,日久致痰热,余毒上冲犯脑而发痫症。
病机主要是肝风痰浊,或肝风血瘀,阻于清窍,扰乱神明而发病。若病情迁延,则肝风愈为难息,痰浊瘀血愈结愈深,脑神更不得养,终成痼疾。
百癜风白癜风用什么药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zs/1223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