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各部门加强联动应对南方持续强降雨中
编者按进入6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江南大部、华南中北部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累计降雨量有~毫米。受其影响,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8省(自治区)52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各地各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联动做好应对防御工作。
国家防总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向广西派出工作组
国家防总于6月7日16时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并向广西派出工作组指导做好防汛工作。6月7日,国家防总再次组织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召开联合会商会,分析研判雨情汛情灾情发展态势,并视频调度广西、江西、湖南、广东、福建、浙江、重庆、贵州等强降雨影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排部署防范工作。国家防办要求进一步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强化应急值守和会商分析,及时启动或调整应急响应,抓好大江大河超警河段巡查防守,切实做好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中小河流防洪、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城市内涝防范等工作,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中国气象局启动暴雨三级应急响应
中国气象局6月8日8时30分提升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为三级。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预报与网络司、综合观测司,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华风集团立即进入三级应急响应状态。贵州、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广东、广西及可能受影响的省级气象局根据实际研判提升或调整相应应急响应级别。
目前,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省气象局启动四级应急响应,福建省气象局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启动二级应急响应。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暴雨预警,并启动加密会商。
水利部部署江南华南梅雨防范工作
来自水利部网站消息,水利部高度重视江南华南梅雨防范工作,对防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和汛情发展,加强水文、气象部门联合会商,提高预报精准度;加强预警信息发布,确保预警信息覆盖到位、不留死角;突出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强化水库值班值守和巡查排险;加强江河洪水防御,深入分析研判洪水发展趋势和沿线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根据雨水情预测预报、工程运行状况和上下游防洪形势,科学采取预泄等调度措施;加强堤防巡查防守;强化山洪灾害防御,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紧盯山洪重点防御区和强降雨重合区,充分利用已建预警平台和群测群防体系,依托三大运营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基层地方政府组织做好人员转移、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
湖南:全面进入抗洪备战状态
来自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6月2日以来,强降雨造成湖南省长沙市、湘潭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州等9个市州20余个县市区发生洪涝灾害。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灾工作,先后作出一系列部署,对做好防汛抗洪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省领导分赴各对口联系市州指导防汛工作。省防办、省应急管理厅紧盯汛情变化,坚持一日一会商,一天两调度。
当前,省防办、省应急管理厅正协调水利部门科学调度大型水利工程,做好资水和沅水流域腾库迎洪准备。部分县市区启动了相应级别的防汛应急响应。防汛、应急、消防部门已全面进入抗洪备战状态。湖南省防汛抗旱部门已经与气象部门展开合作,将全省8万多名一线的防汛责任人纳入“气象短信预警系统”,通过平台给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以便在灾害发生前及时疏散转移群众。
江西:46个县(市、区)启动防汛应急响应
来自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截至6月5日16时,江西省上饶、抚州、景德镇、鹰潭、萍乡5个设区市已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46个县(市、区)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其中兴国县、萍乡市安源区启动三级响应。据初步统计,6月4日至6月5日晨,全省已紧急转移人,其中萍乡市人、上饶市人。
6月4日,省防办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强化防范应对措施、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坚持防汛值班值守、及时开展救灾救助。
广东:部署做好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危险路段交通管制
来自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6月5日,广东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梳理排查危险路段、编制交通管制应急预案、落实公众指引和信息发布,全力做好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危险路段交通管制工作。各地要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统一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本辖区所有机动车通行道路(包括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乡村道路等)沿线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等影响车辆安全通行的路段进行排查,建立危险路段工作台账,明确管理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各危险路段管理责任单位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编制强降雨期间危险路段的交通管制应急预案,明确启动预案条件、应急处置措施、相关责任人员岗位责任、车辆绕行、避险场所指引等内容,做到一路段一预案。
通知要求,落实公众指引和信息发布。各危险路段管理责任单位要根据预案要求,在危险路段出入口的显著位置挂牌标明路段管理单位负责人、巡查人员及联系电话,以及路段管制期间的车辆绕行办法或避险场所位置等。启动交通管制措施之前,有关路段管理责任单位要通过电子显示屏、大喇叭广播、流动宣传车以及媒体、网络等手段,发布道路交通管制信息和车辆绕行提示,降低对公众出行的影响。
广西:部署应对强降雨和防汛救灾工作来自中国应急信息网消息,6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议,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要求要强化精准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测预警信息,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加强会商研判,采取多种有效手段第一时间将预报预警信息传递到最基层、传达到村屯群众,传达到每个地区路段,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防汛工作强大合力,水利部门要加强山洪灾害的预测预警,发挥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的作用,自然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防御,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提前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的预警、巡查、管控、疏导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严防城镇内涝、房屋倒塌、广告牌脱落等情况造成人员伤亡。旅游部门要突出做好“山边、河边”旅游景区旅游安全风险预测和信息发布工作,引导游客远离山洪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危险区。林业部门要严防林区、自然保护区等区域的作业人员因山洪暴发、泥石流、滑坡等情况出现人员伤亡。应急部门要加强尾矿坝的监控,落实采矿(石)场的安全措施,大暴雨影响前有计划停止生产和撤出现场全部人员;做好灾情统计,组织开展对紧急转移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救助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ys/123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