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养生白露时节防ldquo

/09/07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9月7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白露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

何为“白露”

《孝经纬》曰:"处暑后十五日,斗指庚,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是一年中早晚温差最大的季节,白天能达到二十八九度、晚上只有十几度。在这样的气温条件下,白天形成的湿热之气到晚上遇冷形成露珠结于草木,好像挂上了白色的珠子,所以称为"白露"。白露以后,湿热之气越来越少,而秋燥之气逐渐成为主导。

/二/十/四/节/气

白露

鸿雁来

玄鸟归

群鸟养羞

白露三候

我国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一候鸿雁来: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二候玄鸟归:玄鸟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三候群鸟养羞: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意思是说白露时节,鸿和雁开始列队从北向南飞,燕子等候鸟开始集体朝南迁徙,寻找过冬的乐土,百鸟开始储存干果以备过冬。

白露养生小贴士

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天气一天天变凉,气候也会越来越干燥。

在这个典型的秋季气候中,人体容易出现口唇咽干、皮肤干燥、感冒咳嗽等症状。白露时节的调养当以健脾润燥为主。为了守护家人的健康,您可以收藏一些白露养生的小技巧。

饮食:少辛多酸、润肺降燥

在饮食上,由于秋季肺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所以秋天饮食还应少食辛味食物。根据中医五行理论,秋属金,肝属木,金旺则克木,使肝木受损,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基于“少辛多酸、润肺降燥”的原则,白露时节可适当食用蜂蜜和醋。在食物的搭配方面,蜂蜜可与牛奶,黑芝麻,核桃,藕,百合等搭配,能协同作用,但不宜与豆腐,李子,大葱,孜然等同食;醋则适宜与花生,黄豆,冰糖,洋葱,鸡蛋等搭配,不宜与牛奶及羊肉等热性食物同食。然而,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宜食用蜂蜜;而醋的酸味能刺激胃,有胃溃疡、反流性胃炎等患者不宜。

作息:早睡养阳早起舒肺

俗语云:“白露勿露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到了白露,要注意保暖,不要像夏天那样穿得太少,以免着凉。因此白露节气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要再多露身了,以免夜里的寒凉之气侵入机体,损伤人体的阳气,诱发疾病。白露节气起居应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敛太多。

出行:秋高气爽,适宜出游

白露到来后,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空气干燥,所谓“秋高气爽”。节令至此,天气比盛夏凉爽得多,丹桂飘香,正是出门旅行、观赏美景的好时节。白露节气的运动养生可以在“秋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户外运动,不过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因人而异,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以爬山、太极、散步等较为舒缓的运动为主,要量力而行。

白露防“秋病”

时热时凉的天气,让“秋病”随之而来。本身有基础病、慢性病的人群在这一时期要注意防“秋病”。从炎热的夏季到即将进入秋季,气温变化较大,首当其冲受刺激的就是人体的呼吸道。免疫力功能紊乱与失调,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容易侵袭从而引起呼吸道疾患。

而随着气温波动,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力度也会增大,容易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脑梗等多种与血管健康有关的疾病。同时,相比夏日的酷暑,春秋季的气温其实是最适合病菌滋生、传播的,例如病毒性感冒、手足口病等,需注意个人卫生习惯。还要注意冷风、尘土、落花、落叶等因素引发过敏。

白露过后

秋意渐浓,秋风渐爽

季节在田野里酝酿着成熟

同时也在枝头凝结着沧桑

露从今夜白

夜从今日凉

在初秋温情的季节里

给家人和朋友多一点关心

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人民健康网、中国新闻网、成都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ts/1233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