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要旨立冬中医养生知多嘀

07NOV立冬万物收藏,进补要引补循序渐进蓄积能量

立:建立,开始

冬:"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指秋季作物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藏起来准备冬眠。

立冬:冬季开始,万物收藏

自立冬开始,天地之间阳气从敛降转为沉入土下水中,封藏阳气为来年春天生发蓄积能量。人感天地气机变化,机体阳气亦渐沉降、封藏于肾水之中,冬日养生当重视阳气的封藏,无扰乎阳,无耗其精。

虽已立冬,但是对于岭南地区,尤其是广东地区,气温仍然偏高,最高气温仍可达29℃,说明天地阳气封藏不足,秋收冬藏不及,此时养生需要注意阳气的收藏,饮食更要注意健脾养胃,注意不可过于温补,不可过于进食羊肉牛肉等温补食材,以免影响阳气收藏,那立冬节气,中医如何养生,为此小编整理了几条立冬的中医养生要旨以飧各位经粉。

一.立冬养生总以收藏阳气为要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二季中医养生重在顺应阳气的生发,二秋冬二季中医养生重在顺应阳气的收藏。立冬节后,天地之气真正开始进入封藏,气温亦渐渐转凉,中医养生需要顺应阳气封藏的原则,外避风寒,“无扰乎阳”,避免感受风寒湿等以影响阳气封藏;内调饮食,禁忌生冷,亦不可温补太过,以免加重脾胃运化,反酿生痰湿积滞,变生其他疾病。

二.饮食与节气的融合

古时候立冬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举办一些庆祝活动,此外还会以美食犒劳全家人一年农耕的辛苦,同时也为“冬藏”做准备。从古至今,立冬的”以吃进补“成为延续至今的民俗主题,且冬日的进补与秋季不同,更侧重于高热量的食物。

三.恰如其分过立冬,不可盲目

中医认为,“秋冬养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因为冬季人体阳气内收,阴精固守,人体处于相对缓慢的新陈代谢状态,也就是能量蓄积阶段。

此时进补不仅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还能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贮存于体内,为来年的身体基础打好基础。

01吃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适当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冬季进补,春来打虎。阳虚的人,可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吃点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可吃点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

材料:老鸡半只,灵芝30克,五指毛桃克,枸杞子30克,生姜15克,食盐适量。

做法:

1、灵芝、五子毛桃、枸杞子洗净,清水浸泡半小时;老鸡斩件焯水。

2、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上述材料,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2个小时,调味即可。

推荐药膳

药膳评价:灵芝,中国古代认为其具有令人健康长寿的功效,被视为仙草。《神农本草经》记载,灵芝味苦性温,具有滋补强壮的作用。五指毛桃和枸杞子性甘微温,分别具有健脾化湿,滋补肝肾的作用。整个药膳口感苦甘相配,尤为合适立冬节气作为冬藏开始的保健膳食。

02穿

入冬后,气温低,气候干燥,受寒冷刺激易发生冻伤和皲裂。因此,冬季防寒保暖,应做到“恰如其分”。

由于青年人代谢能力强,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比较健全,皮肤血管能进行较大程度的收缩来减少体热的散失,因此穿衣不宜过厚。

对于婴幼儿来说,因其身体较稚嫩,体温调节能力差,应注意保暖。老年人穿衣则应以防寒保暖为主,力求宽松、轻便,切忌紧裹身体。

03睡

据中医学理论,起居应早睡晚起,让睡眠的时间长一点,最好是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活动,而且不要做剧烈运动。

此外,晚上睡觉前必须保持心情平静,尽量少做一些可引起兴奋的事情,如不看情节比较紧张激烈的电视剧、书籍,不聊天等。有时适当听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有助于大脑的松弛,促使入睡。

04行

立冬后,人们通常会显得懒惰,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最好的方法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跳舞、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但是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老年人,应避免寒冷的刺激,运动应在日照充足时,避开早晚,以免诱发疾病发作。

05情志

冬季养生要注重于“藏”,藏的意思是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

立冬的养生应做到精神安静,精神上要豁达乐观、合理用脑、保持良好心态。要固摄阳气,不要过度消耗阴精。

06温补阳气过寒冬

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只有肾气充沛、肾气健旺,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扶养肾气贵在恢复肾气封藏功能,可通过艾灸相应保健穴位以温养肾气。

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祛除寒湿,调和气血,抵御即将到来的冬季寒气。每穴可用艾条悬灸5-10分钟,至皮肤微微发红发热即可。

灸神阙

本穴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功效。

取穴方法: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灸大椎

本穴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的作用;又为手足三阳经及督脉之会,故能振奋一身阳气。

取穴方法:在后正中线上,在第7颈椎棘突下。

灸命门

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本穴有“补肾壮阳、强健腰膝”的功效。

取穴方法:在后正中线上,在第2腰椎棘突下。

小结:立冬,标志着正式进入冬天,中医养生贵在“秋冬养阴”,以收藏阳气为要,外避风寒,内调饮食,以利于阳气的封藏,以利于来年阳气的生长化收藏。

祝大家顺利平安入冬,冬季安康!!!

立!冬!快!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ts/12330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