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帮助关爱家12位拍客讲述自
今年是《北京晚报》创刊65周年,有一群特殊的读者与这份报纸长久相伴,那就是拍客们。他们发展自己的摄影爱好,与报纸密切互动,参与办报,成为了晚报历史的一部分。今天我们请了几位拍客,讲述自己与晚报的故事。“陪伴”“帮助”“关爱”“家”……他们的讲述中,充满着这些关键词——1.海鸥拍客·乔健:这张照片里的相机,是50年前我省吃俭用买的海鸥型相机。相机下面是年8月24日的《北京晚报》。当日头版“今日北京”栏目刊发了我拍的新闻照片,画面为当时东大桥路边新建成的住宅楼。这台海鸥开启了我的摄影爱好之路,我的图片被各种报刊杂志选用。记得最清楚的是年8月14日,我在建国门拍摄了一幅《清洁之路》,在《北京晚报》“心灵美”摄影比赛中获奖。那是我的名字第一次在报纸上出现,当时心情格外激动,晚报帮助我的摄影之路更加顺畅。一晃多年,照相机换了一代又一代,如今进入了数码时代,手机也可以拍出很好的图片了,但是我还珍藏着这台相机和老报纸。年8月24日,乔健拍摄的照片见报2.一生的荣耀拍客·张岩:年,我参加了《北京晚报》组织的“在爱的海洋里”摄影比赛,投送的作品《热门商品》获得了二等奖,照片是在王府井书店拍摄的一个画面。时至今日,这也算得上我一生中最感荣耀的事情之一,我一直保留着照片和当年的资料作纪念。我是年开始参加工作的,那年我也开始自学摄影。那时能展示业余摄影人作品的平台很少,《北京晚报》无疑是北京很多摄影爱好者投送稿件的首选。张岩年影赛获奖作品《热门商品》3.影像的力量拍客·袁学进:年3月份,我第一次给《北京晚报》投稿,参加“新春纪实”摄影比赛,当年在龙潭春节庙会拍摄的《异邦之恋》获得了优秀作品,收到晚报寄来的证书和奖品,我高兴极了,拍照片的兴趣更浓了。由于酷爱摄影,我和《北京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候,每天都要看看《北京晚报》,有一天不看的话,生活中就好像缺了点什么。年3月21日,《北京晚报》“新闻目击”版面头条又刊登了我的一张大幅照片,寻找20载马拉松赛见证人,参加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协举办的相关纪念活动。一张照片,通过晚报的平台,可以架起报纸与读者,以及对外交往的的桥梁,这是影像的力量。年3月21日,《寻找20载马拉松赛见证人》的报道版面4.一位老读者拍客·马仲清:年我参加工作,每天傍晚下班,总要路过报摊买一份北京晚报;后来我家开始订晚报,这一订就是五十多年。家里人都喜欢看晚报,只有这一份报纸只能轮流看。每天傍晚,只要一听胡同里“北京晚报”的喊声,大人孩子争先恐后出大院接报纸。有一次,父亲走在了前面,从大院出门下坡接到了晚报,他靠在路边的水泥电线杆翻阅,我见到后立即拿出相机拍了下来。这张照片至今得有四十多年了,我父亲去世也已经32年了,我很怀念那个时候。北京晚报是北京的名片,读者的良师益友。祝愿老百姓喜欢的、贴心的北京晚报越办越好。马仲清在晚报上发表的散文作品5.我的好伙计拍客·穆景林:年11月9日,我把自己骑了十多年的燃油助力车捐赠给了北京汽车博物馆,我的这个老伙计曾为《北京晚报》做出过贡献。送走这辆车前,我留下了这幅照片。20多年前,作为摄影爱好者的我曾有幸在北京晚报摄影部工作过一段时间。晚报特别讲究新闻时效性,要求上午的新闻,下午就见报,这在胶片时代对摄影记者来说可不是件容易事。记得有天晚上,报社安排我第二天上午10点去五洲大酒店拍摄一场活动,当天要见报。那天上午我花了不到20分钟就拍完一个胶卷,一路小跑,骑上助力车,开足马力30多分钟就到了报社,直奔摄影部暗房,将胶卷交给冲洗老师。半小时后照片做好,马上交给版面编辑,采访任务顺利完成。那段时间,多亏了我的老伙计,每次都为我抢回发稿时间,助我按时完成采访。如今,这辆产自上世纪80年代大型军工企业的助力车,在博物馆内作为展示和科普教育使用,继续发挥余热。穆景林曾获评北京晚报优秀通讯员6.拍客装备全拍客·周明星:这张照片是我多年来参加晚报拍客活动的装备,日常保管得整整齐齐。我是摄影人,通过摄影和《北京晚报》结缘。年晚报摄影部组织了“美丽家庭”摄影比赛,我有幸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获得前三名。摄影部鲍道微老师电话通知时,我着实兴奋激动了一阵子!再后来,我加入了“北晚新视觉”的组织,多种多样的拍摄活动让我更加如鱼得水。回想与北京晚报的亲密接触,常常给我“到家了”的感觉,这感情是真挚的。摄影是我的最爱,也是我与晚报沟通交流的桥梁。北晚新视觉的摄影采访活动7.晚报50岁拍客·杨建国:年3月13日,《北京晚报》创刊50周年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我专程去参观,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并留下了很多幅照片。40多年来,我家每年都订阅《北京晚报》,即便近些年智能手机和网络媒体普及,仍没有改变这一习惯。而我本人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一直
上一篇文章: 除了月饼,中秋节的这些冷知识,你知道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cs/123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