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健康讲座走进老干部

阆中天天看阆中

广度、深度、温度,全新的阆中度!

中医养生健康讲座走进老干部

4月10日,中医养生健康讲座在阆中市老干局举行,该局近百名离退休老干部参加了健康讲座,医院的主任中医师李林辉为大家介绍了中医养生的基本知识、春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和养生的具体方法,为广大老干部的健康保健提供了帮助。

相关链接:

李林辉

年1月出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主任医师,三陈街门诊部主任。四川省首届脾胃病专委会会常委、阆中市名中医,擅长脾胃消化、肿瘤疾病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该医师获得阆中市科技进步奖,年门诊达到2万多人次。

附中医养生知识:——李林辉主任中医师一、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一)顺应四时,外避邪气即对外要效法天地阴阳,顺应四时变化,避免外邪的侵袭,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二)调养精神,保养正气即对内要调养精神情志,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变化,从而保养人体正气,抵御外邪,即“精神内守”、“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后世医家称为“对外之道”和“对内之道”。

二、养生的具体方法(一)法于阴阳就是要掌握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规律和特点,并遵从这一规律,主动地去适应自然气候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调养身心,养正以避邪,减少疾病的发生。(二)和于术数即施行合宜的养生术,首先要顺四时调形体,其次可运用一些特殊的养生保健方法,如导引,按跷,吐纳,咽津等调神健身方法。(三)食饮有节包括节饮食,忌偏嗜,适寒温等几个方面。(四)起居有常生活、作息、工作要有规律。(五)不妄作劳即避免劳力、劳心、房劳等方面。

三、四时养生原则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四时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所以人应该顺应四时变化而养生,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适应周围环境,使机体与大自然协调,使之健康长寿。四、三春不同,养生各异春天,阴退阳长(生),寒去热(温)来,伴随万物的生发,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日趋旺盛。然而,春风不仅是送暖,一些病原微生物也会在此时“复苏”,随风而来,乘机而入。四季养生保健,不仅要注意“天时”,在春天,还须把握“三春”各不同。

(一)孟春乍冷乍热,气温仍较低,冬寒常会“复辟”,风邪开始肆虐,易致人伤风感冒,故要加强保暖,并注意防风,“春捂”一段时间,“捂”过“倒春寒”。①对于一些血管壁弹性减退、血管舒缩功能降低的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来讲,春寒可致脑血管痉挛,诱发中风,须加强防范,当出现中风先兆时,应及时就医。②春节过后是甲肝的高发季节,要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③入春之后,伴随自然界一些致病微生物的孳生、繁殖,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也会接踵而来,对于小儿和老年人来讲,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二)仲春随着气候逐渐转暖,人体常会出现“春眠不觉晓”的“春困”现象,要注意从起居、饮食等方面进行调整。总之“百草发芽,百病易发”,在大地回春,万物萌发之时,尤其是春分前后,“冬眠”的宿疾也会不断“苏醒”,卷土重来,对此应高度警惕。

(三)季春气温日渐升高,人体产热及排汗增加,常会发生疮痈疖肿等化脓性皮肤疾病,兼之蔬菜淡季,还可致口腔炎、口角炎、舌炎等。针对这些“上火”的表现,可适当饮用绿豆汤、赤豆汤以及绿茶,以防体内积热,并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的摄取,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少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夏天临近,细菌开始大量繁殖,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搞好食品的清洁、消毒,严防急性胃肠炎、菌痢、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等消化道传染,防止病从口入。五、春日养阳1.春日养阳,重在养肝。2.春日养阳宜甘咸酸3.春日养阳顺应气候4.春日养阳重在锻炼

来源:医院

注: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cs/12342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