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中医学专业
TA的简单介绍
中医学招生文理兼收,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培养从事中医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或者从事针灸、推拿、康复、理疗、保健等的医学人才。
一提到中医学,大家都会先想起把脉,其实脉诊只是中医诊断学里面的四诊之一,还需要通过学习其他知识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而中医学专业也不仅仅学习中医药理论,也学习西医学的基本知识,二者的课时比例大概是7:3。
TA的课程概览
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大一大二的课程以专业的基础课为主,如:中医基础理论、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等,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大三开始是专业的进阶课,把前两年所学的知识整合起来,如: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内科学等;
大五是专业实习和毕业考核。
TA的培养计划
TA的未来前景和就业
师兄师姐都在从事什么工作
就业方向包括:1.医院、医院工作,职位一般是住院医师或全科医师;2.在规培基地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考研升学,多数考取的是原专业或者相近的专业,如: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等,也有跨考到西医或其他专业的同学,可考取学校有:南方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4.其他行业:考公务员,医药公司销售等
TA的课内体验和课外活动
学习本专业的乐趣
学习这个专业首先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人体的基本知识,课上老师也会讲述一些在临床上碰到的典型案例,比较有意思的是医院看病的时候,老师们会随机提问一些专业知识问题;在学习一些课程比如针灸推拿课时,和同学相互之间练习操作也会感觉到很有趣
学习本专业的难点
难度方面主要是考试。比起高中,课后作业其实很少,考核方式基本是以上机考试为主,部分会有实践操作方面的考核。试题的知识涵盖度大,所以会比较有难度。平常需要反复地思考、复习,而不是靠考前突击。到考试月的时候,图书馆基本没有空座位,也会相应地延长开放时间。总的来说,秃头指数还是挺高的。
哪些人适合就读本专业
学习方面:文、理科考生均可,擅长文言文或古籍阅读者更佳;
性格方面:有责任心、有恒心和毅力的人比较适合,医学的学习轨迹相对较长,需要时间去临床历练和沉淀所学的知识;
兴趣方面:对医学感兴趣、喜欢阅读的人会比较适合吧,如果不太确定自己是否感兴趣或者适合,可以尝试在报考前先翻阅专业教材,像是中医基础理论、系统解剖学等,提前了解一下。
学习本专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能够系统地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有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技能,具有对中医临床各科病证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能力和对急、难、重症进行处理的初步能力;
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
掌握一定的与中医药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医学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相邻专业知识;
有独立获取知识、分析知识能力;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能用外语进行日常交流;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专业人会参加的比赛/实习实践/演讲/社团
涉及本专业的比赛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全国针灸技能大赛等;假期医院、药店实习为主,也可以参加三下乡、支教之类的活动;至于社团,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学校以中医学为主的社团是中医药文化社团。
TA的补充信息
专业书籍
和大家介绍一下学习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内科学》。这是一本大块头,我们互相戏称每天抱着两本大砖头去上课(因为课程安排,内、外科是同时学习的)。里面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涵括了内科各系统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预后,也就意味着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也很多,所以学习的时候会觉得比较困难,课上有时候会跟不上老师的步伐,课后没有什么特殊的学习技巧,就是不断地去整合以前学过的课程知识,反复地去看书,看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一些专业人都会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bj/123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