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张同泰互联网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全球超过50%的人都是网民,似乎所有传统产业都在全面互联网化与智能化。医疗行业因其行业特征的专业严谨性,对于互联网应用的功能推广相对保守,审核环节也更严格。
”“尤其是传统中医,几百年来一贯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定制化模式:‘望闻问切’的诊断流程和一人一方、每周一调的治疗周期都决定了它更依赖于线下医疗。”杭州张同泰国医馆负责人李阅敏女士说。
张同泰,始创于年,是杭州现存最古老,连续在原址经营时间最长的国药号之一,属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拥有“中华老字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传承基地”、“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杭州十大金牌老字号”等金字招牌。
“基于国医馆长期的患者调查和医生反馈,我们发现‘互联网+’在解决一些中医诊疗痛点中其实能补足传统模式的许多缺陷,便民便医。”——记者章贝佳
“老中医”试水互联网+年底启动项目年8月《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提出将中医药行业提升至“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行业”的地位,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推动“互联网+”中医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带着敏锐的“互联网+”嗅觉,年12月,杭州张同泰国医馆联合卓健科技开始着手打造全国医院,旨在改善中医诊疗、中药药事现状,探索创新服务模式。
“‘互联网+中医’的模式,其实已有不少移动端产品出现,但多由互联网公司研发,因医疗牌照等因素服务项目主要局限于线上咨询。”
李阅敏女士介绍,医院应用程序于年下半年已上线,前期开通的是预约挂号和智能导医功能。
“我们目前在等待省、区卫健委颁发的‘医院’牌照,预计还有两个月,有了牌照以后就可以在线开处方,我们将立刻开通应用程序中的视频问诊、中药配送等功能。”
医院上线一年多
AI算法不断优化诊疗体验
“‘医院’应用程序正式上线是在年下半年,通过一年多的数据收集,统计可得用户中30-50岁人群占22%,50-70岁人群占37%,是主要中医受众,前者主要做亚健康调理,后者则多是慢性病治疗。”
李阅敏女士表示,团队一直在后台通过AI算法分析患者需求,以调整在线诊疗项目来改善诊疗体验。
“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目前仍是我们App的主要使用人群,大多从线下复诊患者转化而来,主要诉求是便利度和诊后跟踪服务;30-50岁人群多是新患者,许多首诊就选择App挂号,对应用体验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更智能个性的导诊服务。”
患者进入智能导诊界面后,可通过问卷回答来明确自己的症状和病症范围,之后App会自动推荐适合你的医生;同时,医生助理12小时在线提供人工导诊服务,回答你的进一步提问,帮助你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医生。
“中医有着与西医截然不同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我们会优化完善在线问诊、在线医嘱、药事服务,甚至通过物联网传感设备和AI算法,配合辅助实现传统中医‘望闻问切’的体验,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医的互联网诊疗新模式。”
四大板块实现中医全诊疗服务“其实,我们在启动医院项目之初就确定了要提供中医全诊疗过程服务,不但实现线下诊疗在线上完成,还要提供更多的服务与便利。”
李阅敏女士介绍,医院上线功能可归入以下四大类:
预约挂号:每日15:00放号,可提前7日预约,智慧医疗时代大家应该对该功能都很熟悉。
点评:如果不确定科室和医生,可通过“智能导诊”板块,App会根据你选择的不适部位和症状推荐适合你的医生。
在线问诊: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视频或图文的方式与医生进行一对一在线诊疗服务。
点评:结合中医领域的条理、保健特性,在线问诊模式非常适用于慢病、复诊病人的持续治疗。
药事服务:与中国邮政等物流配送商合作,设专门的药事配送链直接配送到家。
点评:优化了移动就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尤其适合有长期复诊需求的慢性病患者和外地患者。
医患互动:增设医患线上社群服务,提供专业医疗之外的个性化养生搭配建议,每个医生都有一个专门的群,医生在线答疑,并定期推送时令养生建议。
点评:本功能以医生为核心,医生发布健康信息给患者阅读,并回答患者的问题咨询完成互动。
考虑中老年需求
应用程序兼具便利与智能
中医求医者的普遍年龄层人群是中老年,他们能迅速掌握医院App这门新技术吗?
卓健科技CEO尉建锋博士说:“其实我们的系统设计得很人性化,一般人都能轻松掌握;我之前认识一个92岁的患者,他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成功进行了预约。”
李阅敏女士也表示,她对中老年患者从线下转化到线上服务的适应性其实很有信心。
“要特别介绍的是,通过高清摄像头,互联网这一端的专家可以清晰地看到舌苔、面色等症状,实现部分面诊功能;此外,医院不仅支持患者在家中电脑端问诊,也支持患者通过手机网络随时随地咨询。”
不过,李阅敏女士也表示,有些疾病在中医里必须完整完成“望闻问切”诊断步骤,所以建议患者初诊还是要线下与专家面对面沟通。
名医团队支持线上服务
主动增加视频问诊排班
李阅敏女士介绍,目前张同泰坐诊医生在线上放号的比例是10%-80%。
“不同医生之间比例差距很大,因为部分一号难求的名医专家号基本每次上线后是秒空的,而这部分医生的复诊患者一般又比较多,为保证复诊预约成功率,只能降低线上号比例,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已与医生沟通,会增加其视频问诊排班来解决这一难题。”
很多一号难求的国家级、省级名医们,原本号子都要提前至少两周线下抢号,现在不但为你加号,而且你在家拿着手机就能与其面对面沟通。
“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治疗医生,我认为中医很适合移动化、智能化诊疗模式,一旦普及甚至可能改变中医目前的受众结构。”中医肿瘤专家、医院副院长沈汉澄说,他非常看好医院的未来,并主动表示愿意增加线上视频问诊的排班时间,为挂不到线下号、不方便线下问诊的外地患者提供便利。
医院的一些辅助功能也为医生管理患者档案提供了很多方便。
血液科中西医主任医师苏尔云医生,每天回家都要抄录病人的病历,几十本病历,一一手抄记录,手动为患者建个人档案:“我要对自己每位患者都做到识人识症,心中有数。”
李阅敏女士说:“我们很钦佩苏医生的这份认真,他的复诊病人多,我们理解他对患者档案的重视,但太辛苦了;实行线上问诊后,患者病历资料都会自动记录整理,也方便了这样用心的医生。”
你的掌上中医美容专家
线下养生馆即将开业
小程序预约定制美容方
“除了应用程序,医院的部分挂号与就诊记录功能在‘张同泰’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bj/1234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