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丨秋燥食疗ldquo润rd
炎炎夏日快要过去了,
立秋这天,夜晚的风已不同于暑天那般
今天起,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
送夏迎秋,你准备好了吗?
你的已经过去了2/3,今年你的目标实现了吗?
在夏日的尾声中,奔跑起来吧。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是开始之意,“秋”表示庄稼成熟。
立秋,
‘秋”字是由一个“禾”,一个“火”构成,意味着火烧秸秆,是秋天麦收后的一种行为,旨在秋收后通过烧秸秆来重新滋养大地,也象征着一种成熟、收藏的状态。
“立秋一日,水冷三分”
立秋后,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
针对这样“忽冷忽热”的节气特点,我们该如何利用它来养生保健呢?
一叶梧桐一报秋,
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
更有寒蝉唱不休。
--左河水《立秋》
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
虽然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但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还有“秋老虎”的余威。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
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立春)。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在每年公历的8月7-9日
太阳到达黄经°时为立秋
立秋时节,万物成熟收获,天地间的阴气逐渐增强,而阳气则由“长”转“收”。
[歌诀]
立秋凉风虎热防,
舒畅情志防肺伤,
散步太极除秋乏,
秋收少吃葱姜辣,
酸果菠乳柔润味,
防暑除湿护脾胃。
原文解释:
立秋后虽然有些地方会刮起凉风,但因秋阳肆虐,很多地方天气还非常炎热,应谨防“秋老虎”伤人。
在饮食上要少吃葱、姜、蒜等辛辣食物,多吃酸味食物。
选择散步、太极拳、爬山等项目进行运动,以解除“秋乏”;
适当食用防暑降温之品以消暑敛汗、健脾开胃。
在精神方面要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悲忧而伤肺。
--《杨建宇二十四节气养生歌赏析》
那么,我们现在从精神起居、饮食及养生功,这几方面解读立秋养生。
精神起居
早卧早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故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在起居上应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
秋季适当早起,可以使肺气得以舒展,对预防秋冬季节呼吸道病变大有裨益。
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为宜。
宁心安神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形容万物丰收的景象)之气。
运动赶“秋乏”
立秋以后,天气渐渐转凉,人体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也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
因此人体感到舒适,并处于松弛的状态,机体随之会有一种莫名的疲惫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秋乏”。
此时,通过适当的运动可有效驱除“秋乏”。运动者可根据自身体质和爱好,选择散步、太极拳、爬山等轻松柔缓的项目。
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强度不可太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穿衣得当
我国民间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之谚。因此,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
“秋冻”非为“遇冷少穿衣”,当天气骤然变冷时,也应适当地增衣,以自己略感凉而不感寒为宜。
“秋冻”的另一层含意是,晚秋可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但要以自己能接受为限度。
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肺主秋季,而燥又为秋季之主气,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又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
在秋季,干燥是伤害肺脏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呼吸道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的器官,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部,秋季干冷的空气一旦侵害,就容易损伤黏膜,引发呼吸道病变。
所以说,
秋燥伤肺,秋季养生重点是润肺。
那么如何润肺呢?
这个时期可用点食疗的方法调理,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
宜:饮食上多吃些芝麻、核桃、糯米、粳米、蜂蜜、雪梨、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甘蔗、酸奶等柔润食物。可以多吃些像苹果、葡萄、柠檬、山楂等酸味食品,以益胃生津。
立秋之后不比夏季,萧瑟秋风吹出些许寒意,此时更是温软肠胃的关键时刻,忌:不要贪吃各种油腻辛辣的食品。辛味食物少吃,如辣椒、葱、姜、蒜等,如果过食造成肺气过旺就会导致咳嗽、咯黄痰等呼吸系统问题。
我们要选择采用一些清热透热的方法,配合一些滋补津液的药材,比如生地、玄参、石斛、沙参等。
西洋参荸荠饮
材料:西洋参10克,荸荠50克,白糖30克。
做法:将西洋参浸透切片;荸荠洗净,去皮,切碎。将西洋参、荸荠放人炖杯内,加人清水约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加白糖即成。
功效:生津润燥、益气养阴消暑。
生地粥
材料: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做法: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倒出药汁,再复煎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功效:滋阴益胃,凉血生津。
大麦芽汤
材料:大麦芽50克,冬瓜克,陈皮25克,猪瘦肉克。
做法:大麦芽、陈皮洗净,冬瓜去皮洗净,切块;猪瘦肉洗净,切小块,所以配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一两个小时。
功效:健脾益肾补肝,消暑生津。
石斛鸡汤
材料:乌骨鸡1/2只,石斛75克,茯苓片7.5克,西洋参7.5克,盐1/2大匙。做法:乌骨鸡洗净,切块,放入滚水中氽烫去血水,捞出沥干备用。石斛、茯苓片、西洋参洗净备用。
所有材料放入电锅内锅中,加水至2/3满,移入锅中,外锅加入2杯水。煮至开关跳起,取出,加入食盐调味。
功效:鲜石斛清热生津力强,干石斛滋阴清补为长。乌鸡肉中含氨基酸高于普通鸡,而且含铁元素也比普通鸡高很多,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滋补品。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功效。最后,说说石斛与玉竹的区别:两者均有养阴生津作用,功能近似。但石斛甘咸而寒,补中有清,以养胃肾之阴为长,玉竹甘平质润,补而不腻,以养肺胃之阴为二优。二药同中有异,各具偏长。在秋天这个季节食用,都非常适宜。亲们可以根据自己体质挑选。
养生功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
即《道臧·玉轴经》所载“秋季吐纳健身法”。
具体做法: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
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
秋季坚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结语:
总的来说,立秋的养生就是:
避高温,防止秋燥,早卧早起,宁心安神、运动赶“秋乏”,穿衣得当,多食蔬果,服用润燥食疗。
通过“治未病”增强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我们可以针对节气的气候特点有选择地进行调养,进行适当的药膳、食疗、运动养生。
好了,今天立秋这个专题就说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bj/123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