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丨首例接受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为一种慢性非特异性主要累及消化道的炎症性疾病,具有慢性复发、难以治愈及致残性等特点。

近年来各种生物制剂的广泛使用,使得IBD临床疗效有了大幅度提高。

年12月31日,医院首例维得利珠单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顺利接受药物输注。

这意味着广大IBD患者期盼已久的长效安全肠道选择性治疗新武器:维得利珠单抗,在医院正式启用。

维得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α4β7整合素特异性结合,阻断α4β7整合素与MAdCAM-1相互作用,抑制记忆T淋巴细胞穿过内皮迁移至胃肠道的炎症组织,从而精准抑制肠道炎症,不影响全身性免疫功能。

年3月11日,维得利珠单抗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同时批准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年11月,维得利珠单抗在中国上市。年12月28日,国家医保局宣布将维得利珠单抗纳入国家医保报销。

点击回看:医保官宣!维得利珠单抗两大适应症(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被同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目前欧洲的循证临床治疗指南(ECCO),推荐维得利珠单抗用于中-重度UC患者的诱导应答和缓解治疗(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全新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的使用,将为更多的山西IBD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医院脾胃病科简介

脾胃病科是医院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年12月被省卫生厅确立为重点学科,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中医重点专科,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国家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重点专科。

科室中医特色突出,坚持以科研为重点,临床为基础,医教研相结合,开展了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脂肪肝等多项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研制了多种针对脾胃疾病的系列中药制剂,提高了疾病的治愈好转率。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胃镜下治疗、中药灌肠配合口服中药、中药结肠点滴等多种手段治疗胃肠病,取得了显著效果。制定了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腹水、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6个病种的专科诊疗规范。

近年来我科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等急危重症及疑难疾病的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在中医深度介入疾病的各个阶段的同时,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充分体现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医院脾胃病科以“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为研究方向,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课题,山西省卫生科技发展项目-“榆白散(肠复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试验研究”,年通过山西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年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榆白散(榆白散)系以中医的“内痈”学说为指导,在多年临床经验方的基础上进行筛选,以益气活血、清热止痛、祛腐生肌为主要治法,并经超微粉碎工艺制备,组成有黄芪、乳香、没药、地榆、儿茶、白蔹、硼砂、炉甘石、黄柏,并经超微粉碎工艺制备,再加入粘膜吸附剂,显著提高了疗效。榆白散以黄芪为主药,补中益气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也可促进溃疡愈合;黄柏清热燥湿解毒;乳香、没药合用解毒消肿,生肌止痛,虽为化瘀之品,却不至耗伤气血;血竭具有生肌敛疮之效,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解毒生肌之功。榆白散经超微粉碎后,易溶解,能使药液与病变黏膜充分接触,提高局部治疗作用。

通过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严谨的试验设计,规范的疗效标准,并与公认有效的锡类散和地塞米松作对照,榆白散的总有效率90.91%,肠镜总有效率84.55%,主要症状脓血便总有效率92.16%,腹泻92.73%,均优于中药锡类散+地塞米松组。此外,前期动物实验研究采用两种方法造型,病理改变很接近人类病变,通过灌肠方法给药与临床一致,实验结果也有力支持临床疗效,并为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近年来科室先后承担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榆白缓释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湿热内蕴证)的实验及临床研究(项目编号:-3)及山西省实验动物专项基金项目:榆白缓释栓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作用的研究(项目编号:K11),均已结题,目前正在申报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在研究中课题组成功用免疫+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合法制备了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并进行了榆白缓释栓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及蛋白通路作用的研究,推测榆白缓释栓可能通过降低血清IL-1、肠黏膜组织ICAM-1含量,升高IL?13水平而降低甚至抑制UC炎症性病变;也可能通过阻断NF-κB与其相应靶基因结合,抑制NF-κBp65的信号转导,从而控制肠黏膜炎症;可能通过上调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来保护肠黏膜屏障;可能通过降低UC大鼠肠黏膜膜联蛋白A2的表达而控制肠黏膜炎症,但具体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学科带头人简介

苏娟萍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优秀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消化整合医学分会执行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理事,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委。

从事中医科研及临床教学31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对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胃肠病、脂肪肝、萎缩性胃炎及胃肠息肉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有深入研究。工作以来,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目前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1项。共撰写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完成论著两部。

参考文献:

1.安吉优?说明书年3月11日版.

2.FeaganB,etal.ClinGastroenterolHepatol.

3.SandsBE,etal.NEnglJMed.Sep26;(13):-.

4.ClickB,RegueiroM.InflammBowelDis.Apr11;25(5):-.

特别声明:本文属于医学专业文章,仅供医疗专业人员学术交流。不适合作为非专业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用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acs/1234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