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之夜茅奖作品如何诞生又怎样跨圈责编揭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赵茜方涛段松艳
11月19日晚9点,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结束了。
这是时隔14年之后,茅盾文学奖再度回到茅盾故里浙江桐乡乌镇进行颁奖,五位茅奖作家杨志军、乔叶、刘亮程、孙甘露、东西与线上线下观众一起,共同见证群星璀璨的文学星空。
颁奖典礼现场,和获奖作品一样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共属于作家和编辑的荣耀时刻。
当颁奖进程接近尾声,伴着场内悠扬音乐,《回响》的责任编辑刘稚走向侧台,在那里,作家东西正在等待她的到来,他从刘稚手中接过鲜花,然后将两人间横跨20年的约定娓娓道来。
“我写的慢,刘稚也比较谦让,20年前约稿的时候打了一声招呼,后来又没跟进,我以为她不想要了,她也不太坚决,约稿就一直没能成功。中间我写过一个长篇,她曾经想要,后来却被别人拿走了。这个过程让我非常内疚,我觉得一个作者写作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多编辑在向我约稿,这个时候你不能给别的编辑,就像我的《回响》中有一个词叫疚爱,因内疚而产生的爱非常强大,所以最后这本小说给到了刘稚。”东西说。
像东西一样,每位获奖作家背后,都有一位“幕后英雄”,他们就像桥梁和纽带,连接着优秀的作品和读者,给这个时代奉献无数精品力作。而在今晚的颁奖典礼上,也设立了个特别的环节,邀请获奖作品的作家与编辑共同留下手印,致敬作者和编辑之间的无间合作。
而在颁奖典礼前夕,潮新闻记者特意采访了《雪山大地》《宝水》《本巴》《千里江山图》《回响》的责任编辑——作家出版社编辑姬小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编辑樊金凤、译林出版社编辑管小榕,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江晔、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刘稚,听他们讲了讲获奖作品背后故事。
人民文学出版社刘稚:编辑这份职业充满魅力
《回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刘稚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她和东西已相识多年。
“拿到《回响》这部作品前,我们就已经非常了解东西的创作风格和写作实力,阅读这部作品后,大家也认为,这部作品是东西最好的作品,东西精准地抓住了当代人生活中的困惑、烦恼以及希望,非常准确贴切地勾勒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某种程度上说,这部作品在当代文学中非常醒目,它在文学,或者是现实主义文学怎么突破这件事上,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人民文学出版社刘稚。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从业多年,刘稚曾多次见证茅奖颁奖典礼,她回忆,年柳建伟的《英雄时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她代表人民文学出版社前往乌镇昭明书院领奖。“颁奖典礼举行时,乌镇刚刚被开发,嘉宾都很新奇,对这样一个千年古镇赞不绝口,现在,快二十年过去了,我又来乌镇参加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感觉这里发生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我喜欢乌镇,在这里,你会想到传统,想到茅盾从他的家乡走出来,想到中国文学的脉络,和车水马龙的现代化都市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我想,作家来到乌镇也会更亲切。”
年,李洱《应物兄》斩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本书的责任编辑还是刘稚。
“每次茅奖揭晓前我的内心都很忐忑,无论是之前还是现在。”刘稚坦言,这可能是编辑特有的心情,“与作家交往那么多年,你会知道他多年的坚持与艰难,对文学的热爱,毕生献身于文学的坚定,还有对自我突破的追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希望他能够得这个奖,毕竟这个奖是对作家的肯定和鼓励。”
在刘稚看来,这么多年来,茅奖始终传承着现实主义文学精神,以一部部映射时代勇气和才华的获奖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我觉得我们做编辑出版的,一定得保持对文学的信念与热爱,这么多年来,我们遇到了很多很好的作家和作品,经历的事也在不断更新,这让我们的职业充满了荣耀和魅力。”
作家出版社编辑姬小琴:更加坚定自己的文学眼光
当《雪山大地》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消息传来时,开心的除了作者杨志军本人以外,还有这本书的编辑——来自作家出版社的姬小琴。
“这是我和杨志军老师合作的第三本书。”在此之前,姬小琴和杨志军合作了《潮退无声》《最后的农民工》——两本书都和杨志军40岁后移居的城市青岛相关,属于都市题材。《雪山大地》则是杨志军对自己精神原乡——青海的一次回望。
在40岁之前,杨志军一生活在青海。生于斯长于斯的他,在书中深情回望了父亲母亲与几代草原建设者的艰辛探索足迹。第一次阅读《雪山大地》的书稿,姬小琴产生了与前两部合作作品截然不同的感受。“你知道当一个人回望故乡的时候,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杨老师写青藏高原时,状态明显更加放松了。而且和之前的两部都市题材相比,《雪山大地》时间跨度将近70年,主题更加厚重。”
作家出版社编辑姬小琴。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去年8月,中国作家协会启动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我是那时候和杨老师约的书稿,当时他手头刚好在写《雪山大地》,主题比较符合,作为出版社,我们就把它作为重点书目报送了上去。”
在出版界,姬小琴算是一个“新人”,她从报社编辑转行到图书编辑,也不过三四年的时间。她坦言,这次得奖,既是对她编辑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作为编辑,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发掘好作品,出版好作品,不是说哪一部作品得奖了,就要跟着它调整工作方向。相反,我觉得要更加坚定自己的文学眼光,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持之以恒。”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樊金凤:希望好书抵达更多读者
《宝水》年11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樊金凤是责编之一。
入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以来,樊金凤经历过两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和颁奖。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北上》获奖,她是《北上》这本书的宣传编辑。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宝水》获奖,她是《宝水》这本书的责编。
“其实在编辑过程中,最让我们激动和紧张的是刚拿到书稿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来得及看稿,我们知道《宝水》的题材特别好,与现实中国密切关联,但是在这个题材下作家是否有好的表达是我们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zs/1238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