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

新京报讯11月10日下午,由中国报业协会指导、新京报社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举办的“深·融:媒体未来趋势学术研讨会”召开,20多位学界、业界专家学者就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媒体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言献策。

11月10日,“深·融:媒体未来趋势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A06-A07版摄影/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专家学者等围绕四个议题进行学术交流

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要求,落实北京市媒体深度融合三年行动方案,在新京报创刊19周年之际,中国报业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记协、北京市新闻学会相关领导,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家学者,腾讯、百度、快手、一点资讯等平台负责人,围绕“媒体深度融合的趋势与路径”、“媒体传播介质与应用场景创新”、“短视频内容生产传播的变与不变”、“新闻伦理与现代传播生态的碰撞”四个议题进行学术交流,助力打造更加完备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更加优质的移动传播生态。

新京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军胜代表主办方致辞表示,创刊19年来,新京报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完成从一张品质报纸到全媒体传播生态的构建,构建起了报、网、端、微、屏“五位一体”的现代传播格局,形成了网上网下一体、大屏小屏联动、多终端全面覆盖的全媒体传播新业态。接下来,新京报将继续以完善全媒体传播体系、推动深度融合发展为报社改革创新的首要目标,推进北京市媒体融合三年行动计划落实落细,重点围绕“新闻+”功能拓展、客户端升级、经营模式全面转型等,在宣传报道、舆论引导、对外传播等领域全面发力,强化智库服务、文化服务、公益服务,搭建高质量产业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媒体连接优势,用主流价值观提升舆论引导力,用新媒体叙事解锁大流量密码,用无穷的正能量汇聚无限的大流量,充分展现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不断提高新型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作为主办方致辞指出,媒体融合是一场大变革,它意味着信息发布从“唯一”到“之一”的渠道之变,传媒对象从“纸媒”到“屏媒”的用户之变,媒体形态从“单一”到“融合”的跨界之变。中国传媒大学始终将“传媒特色”当作立校之本,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己任,在学科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积极顺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坚持融之有“道”,在教育改革创新中把握“定盘星”;坚持融之有“术”,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建设“大平台”;坚持融之有“效”,在融合教学实践中练就“真本事”;坚持融之有“法”,在部校共建、协同育人中培养“新人才”。变化虽然剧烈,但“我们依然是我们”,要在实践中不忘初心,在教育中保持本色,在全媒体传播的大潮中勇做弄潮儿,在进军媒体融合主战场的方阵中当好主力军。学界应把握媒体未来趋势,重新定义“已知”,努力探索“未知”,为打造更加完备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贡献学界的智慧和力量,为建设更加优质的融合传播生态携手同行。

新京报为行业树立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样本

中国报业协会秘书长袁永军致辞表示,在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8个年头,传统媒体如何从“小融合”的窠臼中走出来进入“大融合”的发展,如何在传媒转型发展中寻找到新的动能,从而构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已成为传媒业界和学界的一项紧迫课题。当前,进入“深水区”的媒体融合发展实践迫切呼唤前瞻性理论指引。近年来新京报社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增强,为行业树立了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样本,值得研究和借鉴。

北京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马春玲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要把好导向,接好地气;要紧跟时代,融合创新;要深耕内容,壮大流量。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新部署新要求,围绕北京市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必须进一步打通报纸和网络的联通渠道,以“互联网+传统媒体”的创新思维,以“满屏皆精品”的创新成果,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中携手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引领力、竞争力的首都新型主流媒体贡献网信力量。

研讨会上,新京报社向中国传媒大学捐赠了套《印·迹——新京报年度新闻报道奖作品集》,以作为新闻专业学生学习的案例参考。

议题:新闻伦理与现代传播生态的碰撞

梅宁华北京市记协主席

“现代传播生态还在形成过程中”

梅宁华北京市记协主席

现代传播生态还在形成过程中。互联网只是现代传播生态的一部分,它改变了传统传播生态,但不能完全代表现代传播生态。互联网传播生态的特征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其传播方式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基于传统传播生态的路径,极大挑战和冲击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垄断地位。新的生态使得媒体格局和规则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下传统的新闻伦理体系正在发生改变,与此同时,传播规则和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也要改变。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包括新闻理论规则等,都要建立更科学、符合规律的架构体系。媒体应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的方法论,构建现代传播生态和开创性的新闻伦理体系,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立符合时代特征、传播规律的新的新闻伦理体系。

初小玲北京市新闻学会会长

“媒体价值还在于人的精神价值”

初小玲北京市新闻学会会长

未来媒体发展,无论是新技术赋能,还是现代媒体生产方式的转变、平台的转换等,最重要的是如何坚守媒体和媒体人的身份和精神价值观。媒体融合当中,转型意味着转变,而变与不变其实是辩证的。若不变就没有发展和进步,但如果都变了,历史和文化就有可能出现断层。所以未来媒体的价值,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人的精神价值。

同时,在媒体发展过程中,需要完善考评标准、机制,激发从业人员的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媒体融合需要打造优良的团队,未来媒体发展的本质,最重要的就是聚集优秀的人,有了优秀的人就能够聚集更多的优质内容。

新京报是一份用心办的报纸,调性鲜明,视野宽阔,有文化追求,希望未来新京报能够聚集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媒体从业人员,打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陈彤一点资讯总裁

“算法信息流出现造成信息茧房”

陈彤一点资讯总裁

传统新闻伦理与现代传播生态为什么会发生碰撞?第一个碰撞是什么?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用户主要通过手机的两微一端和其他社交平台获取新闻,但算法信息流显然不是发布刚性、硬性新闻的好思路。你需要的重要新闻不一定能“算”出来。一些很重要的新闻若不用心找,反倒不容易找到了。甚至很多搜索引擎也不好用。所以说,新的信息流模式下,出现了信息茧房。

当下的自媒体也存在不少问题,运营相当不规范。新闻类短视频90%以上都不标注新闻“3W”要素,更别说“5W”。此外,不知从何时起,部分严肃媒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zs/1236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