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药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
——关于中医药学在中华文化复兴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重要地位、意义与作用(一)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中医孔子学院把传统和现代中医药科学同汉语教学相融合,必将为澳大利亚民众开启一扇了解中国文化新的窗口,为加强两国人民心灵沟通、增进传统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桥梁。
——辑自年6月2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澳大利亚出席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办的“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1.中医:是中华民族原创的以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望闻问切“四诊”为主要手段采集临床资料,通过四诊合参,运用辨证论治诊断疾病及其证候,采用天然药物组方或采用非药物疗法,实施预防、治疗、保健的医学行为主体。
2.中医药学:是历史上中华民族的主流医药学,是当代中国特色医药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传统医药学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医药学者在认识自然、认识生命、防治疾病与卫生保健活动中原创、应用、传承、发展的医药学体系。
3.哲学智慧:意指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认知方式与辨识方法。
4.健康养生理念:以中医养生理论与历代养生家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日常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神形合养,注重从心、食、性调养精、气、神的实用、有效、科学的养生、防病、延年的健康理念。
5.中华文明:是以易学为基础,以推崇“仁义礼智信”为基本理念,由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北方草原文明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中华民族的整体文明,又称“华夏文明”。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重要意义有三:一是全新、明确地界定了中医药学在中华文化复兴新时期的关键地位,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二是指出了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的积极意义,是“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三是揭示了中医药学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是“开启一扇了解中国文化新的窗口,为加强两国人民心灵沟通、增进传统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桥梁”。
钥匙,是开锁的工具。为守护、防卫、珍藏、保密需要,人类约在公元17世纪就发明了“锁”和“钥匙”,且约定俗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以,钥匙是开锁的必备工具,是打开锁固范畴的开路先锋。
中华文明开启于上古炎黄,世世代代继承发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整体观、统一变易的世界观、义利相济的人生观、仁者爱人的处世观、贵中尚和的价值观等六大核心理念,持续传承至今已越五千年,独具特色,生生不息。但近百年以来,中国受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中华文化也随之受西方文化直接、巨大的冲击,致使中华文明宝库蒙尘受垢。进入21世纪,“东方之狮”觉醒,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文化亦随之洗尘涤垢而生辉,世界各国和地区正在重新认识、积极探索、日益认同、增进交流曾被他们曲解、贬低、排斥的中华文化,世界正在寻求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虽然,蕴含体现中华文明特色的瑰宝数不胜数,但能担当“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的唯有中医药学。因为只有中医药学全面、系统、完整地保有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只有中医药学在基本观念、实质内容、思路方法、表述方式等方面,能够全面、系统、完整地保有中华文明的基因;只有中医药学在凝聚中国古代哲学智慧、健康养生理念、防病治病的理法方药等方面,能够全面、系统、完整地保有中国古代科学的成果。所以,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就是这一把:中医药学。换而言之,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开路先锋。
中医药学既是中国的主流医学科学,又是古老而现代的生命科学。作为中国独有的医学科学,具有丰富的原创内涵。历代医家通过不断深入观察和反复的临床实践(不是动物实验),以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创造性总结了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规律性认识,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技术方法。诚然,中医学、西医学,都是人类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医学科学,目的一致,但又是不同的医学体系:西医学属于自然科学;中医学既属于自然科学,也属于社会科学;西医学属于生物医学模式,现在公认是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中医学是整体医学模式;西医学在还原论指导下,基于解剖学基础发展而来,诊疗思维着重于寻求致病因子和精确病变定位,然后采用对抗式思维,定点清除致病因子,使机体恢复健康;中医学是在整体观指导下,基于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中国哲学基础发展起来,诊疗思维着重于寻求致病因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和正气、邪气的消长定位,然后采用包容式思维,并非定点清除致病因子,而是通过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使机体恢复健康。因此,中医治病的最大特点不是定点清除致病因子,而是调理、矫正致病环境,使致病因子难以生存和发展,使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人类的生命科学至今还是一个尚未打开的迷宫,而中医药学关于天人关系、脏腑关系、经络关系、表里关系、精气神关系、“生长壮老已”关系等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都涉及医学和生命科学之“钥”。因之,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必将凸显中医药学的鲜活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防病治病、维护人民健康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中医药作为中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与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幸福息息相关,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有着重要意义。澳大利亚的中医孔子学院把中医药学同汉语教学相融合,把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充分体现我国文化软实力,契合国际文化交流、养生保健的双重需要,所以习总书记寄望中医药学的传播“为澳大利亚民众开启一扇了解中国文化新的窗口,为加强两国人民心灵沟通、增进传统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桥梁。”
推而广之,从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应将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国家战略,用好中医药学这把“钥匙”,打开中华文明的“窗口”,搭起国际友好交流的“桥梁”,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事业和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zs/1232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