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之最
熟读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本
中医经典之最
作者:潘丽霞老师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中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说”、“养生学说”、“药物治疗学说”、“经络治疗学说”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我国历代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全书分三卷,载药种(植物药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认为无毒的称上品为君,毒性小的称中品为臣,毒性剧烈的称下品为佐使。《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东汉张仲景撰。
《青囊书》我国历史上最让人遗憾的失传医学经典。东汉华佗撰。此书将华佗的毕生心血、行医经验一一记载,但传说由于徒弟保护不利,此书最终被焚毁,只抢救出来几页,因此后人才知道了"五禽戏"、"麻沸散"等等。《脉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脉学专著,系统总结了公元三世纪以前中国的脉学知识。《脉经》最大贡献有二。其一:首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其二: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下来。晋代王叔和著。
《针灸甲乙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我们现在知道的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撰。《诸病源侯论》我国第一部专论病因和证候的专著。又称《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论述以内科为主各科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该书总结了隋以前的医学成就,对临床各科病证进行了搜求、征集、编纂,并予系统地分类。隋代巢元方撰。
《黄帝内经太素》我国历史上对《黄帝内经》进行分类研究的最早著作,也是现存最早的《内经》版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隋代杨上善撰。
《千金要方》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后人称为方书之祖。唐代孙思邈撰。
《小儿药证直诀》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宋代钱乙撰。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
《妇人良方大全》中国现存最早、具有系统性的妇产科专著。又名《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集要》。简称《妇人良方》。宋代陈自明撰。在中医妇产科发展史上,该书起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草纲目》我国第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博物学著作,集我国十六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明代李时珍撰。
与坚持梦想者同行与坚持信念者同行与相信者同行让世界多一份爱!
但,我们,能做到,让更多的人,看到!
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感恩“和善乐数”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患白癜风可以要孩子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zs/1223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