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国第一才女,创下5个先例,还是隐形
清末民初之际,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西方近代化的思想像流水一般奔涌而来,封建社会的诸多方面都遭到了极大的冲击。民国时期,中国兴起了一番学习西方的浪潮,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女权意识得到了启发,这个时期出现了诸多“才女”,她们无论相貌还是才学都是当个时期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在民国诸多才女中,“吕碧城”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她在民国才女的行列中可是极具盛名的,在当时首创了5个先例,从文、从政和从商均有建树。
吕碧城是第一个家境殷实但坎坷成长的才女。民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它正处于封建和民主社会的交接时期,社会上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众变化中,女子的权利得到了广泛的提倡。旧社会时期,“女子无德便是才”是对女性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之下,女性想要在才华上出人头地简直是难上加难,古时候女性上学的事迹也是少之又少。
吕碧城虽然正处于封建社会没落的时期,但她当时还没有上学的机会,自己的才华全然是在父亲的熏陶下形成的,当时吕碧城的父亲是非常开明的,他对于女儿的教导便是言传身教,据说当时他是清王朝的一名进士,中举之后也算是书香门第的家庭了。官场之内勾心斗角知识颇丰,吕碧城的父亲始终保持清廉的姿态,在日渐的从政中走向稳定。
吕碧城很小的时候便被父亲教导知识,家里面安置了诸多书籍,她从一众书籍中陶冶了自己的心性,也进一步积累了学识,这为她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吕碧城日渐的成长中,十几岁时父亲便因故去世了,此时家庭缺乏男丁的环境下,吕碧城母女俩的生活显得无比坎坷。吕碧城在十二三岁之际便遭遇了丧父、虏母和退婚等事件,这是民国时期的其她才女所不具备的。
中国新闻行业的女性佼佼者。民国初期,女性的地位普遍低下,正处于逐渐提升的环境当中,她们被冠以无德的“贤妻良母”,而吕碧城从小受到父亲的教育之下,学识不仅远超同龄女性,甚至很多男性都自愧不如。年,已经20岁的吕碧城走向了一条令她名声大噪的道路——新闻。当时吕碧城不顾家庭的阻挠,毅然决然地选择前往天津求学,途中她没有半分储备,饥寒交饿的环境下得到了好人的救助。
在得知自己亲戚在《大公报》工作后,吕碧城便写信求助于对方,文采飞扬、口吻亲切的信件被报社的英敛之知晓了,对方很快便帮助了他。就这样,富有学识的吕碧城阴差阳错地进了报社工作,在报社工作期间,吕碧城成为一名编辑,同时还成为了一名女性撰稿人,这是近代女性在新闻界的里程碑事件。从此,吕碧城在文学领域的影响愈发响亮,在报社期间发表了诸多保护女权的内容,一时间掀起一番热议,得到了诸多女性的响应。
吕碧城是近代第一位女性校长。作为一个受过教育且成长坎坷的女性,吕碧城甚至女性地位提高的重要性,在报社期间除了宣扬女权外,还积极地为女子学堂的建立所努力,她常常奔走当地富贵人家,以恳求对方能出资建造女子学堂。在年之际,北洋女子公学成功创办,此后几经改名,成了民国教育界的一家代表性学校,而吕碧城则作为学校的校长,负责学校教学事宜。
吕碧城在当地享有盛名,常年浪迹于文学界的她还得到了政界的推崇,当时袁世凯当上了民国的总统,吕碧城便被其任命为机要秘书,她也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女性的总统秘书,一时间风光无限。后面袁世凯违背初心,大力推举封建帝制,吕碧城对此心生厌恶,由此退出了秘书的职位。除此之外,吕碧城还是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倡导者,在她后续的成长过程中,她积极地到外国留学,对于动物的保护持有相当深刻的执念,对此还发起了诸多公益事业。
结语:
吕碧城不仅在文学和政界享有盛名,就连从商也十分在行,对于书券和茶叶等领域的经营也十分深谙,在此期间成了当地的一名隐形富豪。经过了诸多风雨后,吕碧城却在婚姻上没有过多的建设,她不乏追求者,但最终都没能走到最后。随着年纪的增长,吕碧城对于尘世间的万事渐渐地失去了兴致,没过多久便隐居佛门。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ys/123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