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0后记者,投身公益和养老,能为群众办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位真人的故事
口述
台湾观察毕殿龙
编辑
安幼鱼
编者按:毕殿龙老师是著名的两岸时事评论员。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按实名搜索,即可获得亮眼的展现。今天小编就在这里将毕殿龙老师其他的方面呈现给读者们。
毕殿龙老师从事的工作和公益活动,包括他求学就业的经历,都可以用他的一句话来总结:善良带给他好运,知足让他比别人更有幸福感,乐观让他显得更坚强。
为方便描述,以下文章以毕殿龙老师的口吻叙述。
(年拍的艺术照)
我是毕殿龙,出生于年8月,河南濮阳一个农民家庭中。家里有6个孩子,我排行老三,是唯一的男孩。
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善良乐观。我家那时很穷,经常有一顿没一顿的,可不管过得多苦,过日子都不会给人一种很窘迫的感觉。过年时,母亲还会想方设法把饭菜弄得尽可能种类丰富一点,过年的氛围感十足。
偶尔有要饭的上门来讨饭,在别人家可能讨不到吃的,但在我家一定能讨到,而且母亲还会尽可能多给他一点食物。
原本按照正常情况,我可能会跟父母一样一辈子务农。因为当时我们村的孩子只能上乡办高中,而这个高中从恢复高考以来,就没有考上过大学的。也就是说,即使我上了高中,也很难有机会上大学。
没想到我的人生却在这里发生了第一个转折。我在乡办高中读了一年后,学校被教育部砍掉了,我们都被转到县里的八中上学。
(年高中毕业照)
虽然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但一开始对我来说并不算好。因为八中分了重点班和差班,只有重点班的学生才有可能考上大学。
那时我严重偏科,只有语文成绩好,数学和英语都不行,所以进不了重点班。原本我已经打算在差班熬过高中剩下的两年,然后就回家务农。幸运的是,一位语文老师看中了我在语文方面的专长,把我调到重点班去了。
进了重点班我们还要参加一个初考。那时参加高考也是有名额限制的,比如说名学生,只有前30名才能参加高考。我当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考试,谁知竟然考了第15名。
这次考试大大提升了我的自信心,于是我信心满满地参加了那年的高考。分数一出来,我的语文成绩是我们这个百万人口县的第一名,但总分只比中专分数线超了一分。
语文老师对我说,你语文这么好,如果去读中专,就浪费了这方面的才华,你还是上个大学比较好。
(考上中专我却不想读)
听了老师的话,我复读了一年,年真的就考上了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位语文老师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贵人。
上大学以后,由于我各方面跟城市孩子有很大的差距,行为举止又比较青涩,所以一直不太合群。
加上我认为老师上课讲的东西都比较死板,所以很少去上课,大多数情况下都泡在图书馆里,到考试的时候再突击一下,以至于大学四年的成绩只是勉强不挂科。
我一直相信,知识不等于思想,所以我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通过饱览群书来开阔眼界,了解世界。尽管成绩不如同学,但令我引以为傲的是,我看过的书比他们多,眼界也比他们宽广。
不仅如此,在读书之余,我还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除了社团活动,我甚至还参与了一些普通学生没资格参加的活动。
(年重游母校河南大学)
比如,在学校组织的函授大学考试中当代表老师;参加当时团市委组织的编写我们这个地区的团组织历史;去北京采访了一二十位退休的部级或局级干部等等。
这些难得的经历让我的眼界变得非常开阔,但也使得我在跟周围人的相处中显得格格不入。
还记得我大学毕业刚被分配到濮阳日报社的时候,穿的衣服稍微带了些颜色。头发因为比较硬的缘故,烫了一个大花卷,整个人看起来很时髦。
当时的濮阳市作为一个新城市,在两个方面非常欠缺,一个是缺女性,另一个是缺文化。
缺女性是指男女比例相差很大,找对象比较难;缺文化是指思想比较保守,对新观念的接纳程度不高。
所以我一进单位,就有女同事跟我开玩笑:你看你的衣服这么时髦,要是不换衣服就找不到媳妇,你是要衣服还是要媳妇?
这件事让我明白,从学校出来后,要想融入社会就得先改变自己,否则在世俗的眼光里,大家都会觉得你这个人怪怪的。
(年连云港参加公益活动)
当时我被同事们众口一词地评价是个怪才,就是因为我跟别人不一样。其实在30岁之前,我是不太自信的,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才扭转了我这种不自信的情况。
那时我们单位每人每年都有一次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而且还有0元的学习资金。很多同事都中规中矩地选择了跟新闻有关的单位去学习,而我却与众不同地选择了去广州、深圳这些地方学习。
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挑战一下自己。如果去掉了现在的身份,凭着我的能力,能不能找到一份工作。
当我走进深圳的人才市场时,发现里面人头济济,比我穿得好、长得帅、学历高的比比皆是。但是当时很多人半年乃至一年都找不到工作,我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找到了三份中级管理层的工作。
我成功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递交简历后跟他们谈一谈我对这个职位的理解,应聘上后我会怎么做,能给公司带来什么价值。甚至还即兴发挥,讲一下这个公司这个行业在国内处于什么水平,国际上最新技术和理念是什么。
(30岁后我越来越自信了)
除此之外,我还琢磨出了一个绝招。
那时所有人注册公司都必须去工商局大厅办理手续,而且公司领导还得亲自去签字,这些人是你在人才市场见不到的。如果你真的想找工作,就可以去大厅里等待机会,在有人来注册公司时,主动上前帮忙,说不定就会成为公司元老。
当然那时我还用不上这一招,很容易就找到了工作。于是在深圳学习期间,我不但没花钱,还挣了一份工资,顺便让我这个从四五线城市走出来的人,利用这个机会得以一窥深圳这个先进大城市的一角。
这次深圳工作学习的经历帮助我完成了一次自我审视。从那以后,我才发现原来不是我怪,而是他们的观念比我落伍很多。
从那以后我对自己有了信心,30岁之后再有人说我怪,我不再认为是一种怪,而是思想超前,特别是电脑上网这件事。
(年去四川参加公益活动)
我是我们单位最早使用电脑上网的,当他们还在为自己拥有一个邮箱骄傲的时候,我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这个认识上的转变是我人生中一次深刻的自我蜕变,也让我在以后做公益教育时有了明确的方向。
当时我已经结婚生子了,那个年代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独生子女这一代的个性跟我们那一代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的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性都非常欠缺。尤其是在我去了新加坡,看到那里的孩子行动力都很强以后,这种强烈的对比给我带来很大的触动。
于是从年开始,我和日报社里的一个同事以及他的爱人,开始做教育公益。我们的方法就是组织素质教育夏令营,目的是探讨如何利用假期改变孩子的个性,拓展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协作意识等等。
(年新乡市参加活动)
我们设计了很多很好的活动,而且这件事一做就是二三十年,期间只因同事夫妻两人离开中断过一阵子。当年我们的理念和方法比芒果台的改造孩子的节目还要先进,还要有趣。
由于理念过于先进,让人接受特别困难,我们无法直接去学校招生,只好去小区门口和广场上发传单。那时候周围人普遍还没有素质教育的意识,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ys/123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