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最有效的减肥药竟然是肥料

最有效的减肥药

案例

莎拉是23岁的大学生,就读于英国利兹大学(UniversityofLeeds)的医学院,或许是课程太过繁重,根据她的心理医生在她死后透露,莎拉必须求助于精神科药物的辅助,以治疗她的暴食症(bulimia)。

虽说自己有医疗专业的背景,但是为了能够减重,莎拉还是铤而走险,竟然上网买了欧、美国家视为禁药的2,4-Dinitrophenol(2,4-二硝基苯酚,下文简称DNP)。最后因为服用过量,造成器官衰竭而香消玉殒。

瘦身要靠“减重药”

你可能不知道什么是DNP,但是在欧、美减重的锦囊妙方里,它始终是很多人“饮鸩止渴”的捷径。恶名昭彰的DNP是想要减肥的人快速达到目的所不可或缺的禁药,即使已经有不少人因为服用它而命丧黄泉(光是期刊曾报告的就至少超过62个病例)。不过由于它效果惊人,使得它自20世纪30年代问世以来,依然流行在需要“急速”瘦身的人群里。既然DNP是禁药,那为何到现在还可以屹立不摇?谈到这点,我们必须要从人类“减重药”(anti-obesitymedication)的历史谈起。

在20世纪初,流行于维多利亚时期“前凸后翘、玲珑有致”的“沙漏形”(hourglass)身材逐渐被纤细或是苗条的身材所取代,丰满的体形慢慢被排除在“漂亮”的条件之外。因此各种减重的方式开始广为流行,在运动、瑜伽等健身的方法无法达到要求时,逼得医师从药物里去想办法达到轻松减重的目的。

服用减重药症状

只是当时的药物制造技术并没有像现在这般发达,医师的选择也少得可怜,所以“甲状腺素”(thyroidhormones)变成是第一代减肥药物。它之所以雀屏中选,是由于医师长年追踪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hypothyroidism)的病患,发现这样的病患多属水肿、活力不佳的状态,但在服用了甲状腺素之后,不只增加了代谢速率,人变得有精神,水肿情况也大幅改善——当然体重也减少了。

只是正常人在服用甲状腺素后,常因为它的副作用——心悸、体温高、失眠而无法持续下去,急需寻找替代品。因此年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于《美国医学会杂志》(The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里报告说发现DNP在动物实验中可以提高体内的代谢率与脂肪的燃烧后,它在隔年就被做成减重药品上市。

致命禁药:DNP

DNP是什么东西?其实,人类对于它应该不陌生,早在15世纪末,它就被合成出来。刚开始只是做染剂使用,之后便被应用于“木材防腐”、“抑制霉菌生长”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人还将它作为火药的成分——很显然地,它对人类身体有一定的毒性。

虽然,斯坦福大学的团队也知道DNP有毒性,但是主持研究的助理教授坦特(Tainter)从动物实验中发现,若人类每天服用一百毫克,应该在安全的范围之内。因此,聪明的药商在医学报告的支持下,火速将DNP哄抬成减肥的圣品。

服用NDP效果

和动物实验的效果一样,人类服用DNP之后不止能减重,连身体的脂肪也变少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争相购买DNP成分的减重胶囊。在它问市隔年,整个美国一年就卖出了万颗。

如同我前面所说,DNP是有毒物质,而且在20世纪30年代那个医学研究还不够严谨的情况下,史丹福研究团队显然低估了它在人类身上所能发挥出的毒性。不到五年的时间,白内障、致命的高体温、急性肝肾衰竭等病例层出不穷。所以在美国食品及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施压下,DNP完全退出美国市场,转而流窜于世界各地,当然随后也被各国发布禁令,不许使用在人体上。

NDP的其他用途

有趣的是,DNP有增高体温的功能,据说苏联政权军队的极地训练里,在低温环境所携带的急救包中就有DNP胶囊,用以拯救那些陷于失温危险的士兵。

DNP虽然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但是它的影响力至今仍是有如“打不死的蟑螂”般,存在于想要“迅速达成”减重效果的人们心中,甚至也是很多健身教练不能说的秘密。而目前DNP并非完全以药品的面貌出现在各网络商店中:如果你以“2,4-Dinitrophenol”的关键字加以搜索,明目张胆的商家会以“减肥”、“身体塑造”包装的商品贩卖,而低调一些的,就隐身在肥料(fertilizer)的归类中,丝毫不会受到禁令影响。

“彩虹药丸”成了夺命药丸

为了快速减肥,异想天开的医师混合多种药物,美其名“彩虹药丸”。

“安非他命”的出现

当诸如甲状腺激素或DNP在20世纪40年代左右,退出正规的药物市场后,便有了“安非他命”(amphetamine)的出现。

安非他命原来是为了治疗气喘而发展出来的药物,结果医师发现它除了能缓解鼻黏膜肿胀之外,更可以治疗嗜睡、偏头痛及姿势性低血压等症状,更有患者在使用安非他命之后,不只是精神愈好,同时也让食欲降低,意外达到了减肥的效果,于是它便在20世纪40年代异军突起,成为减肥药的新宠。

不过人性的贪婪是无尽的,虽然安非他命可以达到减肥的效用,但仍无法满足人类“抄捷径”、“搭快车”的心态,于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有异想天开的医师混合了很多药物,诸如利尿剂、毛地黄、助泻剂、安眠药,当然还有安非他命等,想要帮助减肥的病患快速达到目的,因为药物的颜色很多种,于是被匿称为“彩虹药丸”。

“安非他命”的副作用

可想而知,这些药物的混合虽然可以让患者达到减肥的目的,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却有如洪水猛兽,尤其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多位患者在服用了“彩虹药丸”后便一命呜呼,促使了美国国会开始正视此一问题,慢慢立法紧缩这些药物的使用,甚至在食品及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主导下将安非他命逐出减肥药品的市场。

或许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前述这些药物混合的概念,可能一直在医师的脑海中出现,除了何大一博士将脑筋动到“艾滋病”的头上以外,国外药厂也将“混合药物”的治疗观念,带到了代谢疾病与高血压的控制,而且替它取了“Polypills”(poly:多,pill:药丸)的匿称。

“混合药物”的治疗观念

通常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多少也有“血脂”或“血糖”的问题,于是研发新式药物时就考虑一并治疗这些病症,只不过这回医师变聪明了,不只是剂量减少,同时也透过药物整合,期盼达到“提高效能、降低副作用”的结果。

目前抗高血压药物中,已经有两三种是这样概念下的产物,相信日后也会有“高血压+高血脂”、甚至“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鸡尾酒式”药物上市,这些药物会比五十多年前的“彩虹药丸”更安全、更有疗效,只是我无法确定这种风气是否又会吹回“减肥药品”的市场。以商业的角度去考虑,应该是迟早的事。

肥胖会导致疾病

什么叫“肥胖”?

什么叫“肥胖”(obesity)?从二三十年前就有一些指数想来定义它,但总是众说纷纭,直到最近这十年,BMI(BodyMassIndex,即身体质量指数)逐渐稳居主流,成了大家可以接受的最大公约数。根据其定义,BMI是体重(公斤)除上身高(米)的平方所得到的数值,目前以BMI大于25为过重,而超过30才称之肥胖。

BMI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我想只是科学家为了定义肥胖,从过去的历史里翻箱倒柜找出来的。它其实应该正名为“QueteletIndex”,是19世纪的比利时人阿道夫·凯特勒(AdolpheQuetelet)所发明。但凯特勒当初创造了这个指数的目的不是为了定义“肥胖”,而是为了找出法国和苏格兰的军队中“身材平均的人”,看大多数人是落在哪一个范围内——相信这一定超出你原始的想象。

历史上,肥胖被视为美好

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其实一直都将“肥胖”视为美好的象征,而“obesity”一词,是直到17世纪才在英文的用法中出现,而一开始还只用在那些真的肥得不像话的人身上。

历史学家的论点不是没有依据,因为人类文明的演进史,其实就是为了找寻食物而活命的历史。在史前时代,吃了同样分量的食物却能够比较“有肉”的人,自然就会令周遭的人感到羡慕,尤其是女性能有这样的形象,便被视为多产的象征。在奥地利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人偶雕刻“VenusofWillendorf”(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就可以说明这个概念。

“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刻画出一位十分臃肿的女性,圆滚滚的身材,配上两个巨大下垂的乳房,还有水桶肚,但却是当时人类羡慕的身材——因为大家都吃不饱,胖起来更是奢望。

现在更加“注意健康”

直到20世纪初期,质与量都足够的粮食供给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才让“羡慕发福”的心态逐渐改变为“注意健康”。

有关肥胖会造成不好的身体状况的医学论述,大抵由18世纪的威廉·卡伦(WilliamCullen)开始。他指出,过胖会使人容易疲累,提高痛风的可能,严重的还有呼吸困难,只是到底体重多少算“肥胖”,他却拿不出标准。即使到了20世纪,内科学大师威廉·奥斯勒(WilliamOsler)在其所著的《医学的准则与实务》(ThePrinciplesandPracticeofMedicine)中,提出“肥胖是因过度饮食的关系,只比酗酒好一点而已”的说法,却还是说不出真正不好的原因与为何不健康的道理。

“肥胖是祸首”

在“羡慕发福”的一般心态与“肥胖是祸首”的认知战争之中,真正提出科学证据的,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大都会保险公司的副总裁都柏林(Dublin),他整理保险公司理赔的资料,正确指出体重愈重,造成的死亡率愈高,只可惜所引发的后续研究却不是让医师去了解肥胖对病患多么不好,反而是让精神科医师提出了神经性暴食症(bulimianervosa)及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nervosa)两种有关精神科的疾病。

而现在的我们将肥胖视为疾病的一部分,大抵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产生的观念,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玩意提出来,什么BMI指数、代谢症候群等,并非像其他医学研究是累积一段非常长的时间才有成果。

因此,我可以断定在未来的世界一定又会有新的量表出炉,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标准体重、肥胖和什么疾病与危险因子有正相关……当然万中选一,最适合人体使用的“减肥药”,也会陆续挟着新的研究成果出现。

摘选自苏上豪《暗黑医疗史》

编辑/陈品

实习编辑/张明明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







































儿童得白癜风的原因
多维立体精准白癜风治疗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ys/1231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