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辞职半年后,我就后悔了小桔灯

今年3月,我从工作了20年的报社离开,开启飘荡的无业生活。

6月份,一直呆在家中,也不是办法,就去了一家教育公司应聘一个副研究员的职位。

面试那天,看到应试者都是20,30岁的年轻人,感觉自己真的年龄大了。

一位朋友调侃说,我看这么多人,也就你像个研究员。

回去的路上,我己经清楚在这拔年青人面前,我已没有了竞争力。

反思自己的辞职,真的后悔了,不是后悔离开,而是后悔离开得太晚了。

六年前,我有一次离开的机会,我和一位同事在那年春节后,休了两周的假期去了趟上海。

在上海,我呆了一个多周,也找到了两家愿意招聘我的公司。因为给的工资不高,犹豫了几天,放弃了。

现在想想,他确是一次机会,挑战自己的机会,

不过,机会常有,人虽中年,路还不短。也许,目前的经历就是一次机会吧。

从报社离开前,我接触到高考志愿填报行业,说是个行业,可能不太准确,因为做这事情的人不多,而且因为集中在高考季节,多是兼职者。

我是一个擅长写些文字,而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些短板的人。起初选择这个方向,感觉这个行业应该有比较高深的学问,只要自己多下功夫,认真的研究,花些时日,就能成为一个资深的研究者。

通过慢慢了解,我发现这是一个比媒体报道,广告宣传这些事更虚的一个行业。

一位从事这个行业10多的老师给我说,志愿填报没有什么核心的知识,也没有多么客观的标准,动辄上万的收费,就是一个水分极大买卖而已。

通过一年多的接触,我对志愿填报有了一个相对清楚的认识。这不能算作一门学问,更算是一门具有既定规则的选择性游戏。

这就像阿尔法狗储存器里的棋局,他有了超级多的棋谱,就能胜过世界冠军。

志愿填报也是这个形势,规划者掌握更多政策,规则,依据现实的分数就可以做出多样的“棋谱”。

既然这样,高考志愿填报,慢慢就成了一种程序性的选择。一种大数据运算下的规划。

所以,许多高考志愿填报的数据非常重要,一些数据卡让志愿填报变得非常简单。

辞职半年多了,慢慢的适应了生活,慢慢也找到努力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xx/123690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