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记者眼里的两会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6552376715502314&wfr=spider&for=pc

无论台前,还是幕后

3月11日早上6∶30分,一个同事发布在朋友圈的内容打动了我:“结束,又一年。”配图是刚刚苏醒的北京。

是的,当大部分人准备从床上起来洗漱并迎接新一天的时候,我们的工作才刚刚结束。而所有经历过人民政协报两会报道的人都知道,这是每年的“日常”。

正是这些“日常”,成就了人民政协报每年两会报道的精彩。

年全国两会因疫情推迟,报道工作也面临着会期缩短、上会记者锐减等现实考验。从那时起,每年大会闭幕前后,我们会推出一个“特别报道”,记录本报为数不多的上会记者的点滴感悟,没想到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不仅读者从中感受到了媒体人在两会新闻大战中的“紧张刺激”,而且同行也称赞说这是讲好政协报人两会故事的好载体。

“惯例”就这样形成了。

今年是第三年,两会从推迟,到如期,再到如常,我们已经适应并喜欢上了这样的节奏。当这个报道再一次即将推出的时候,看着一线记者的“台前”心声,报社后方的“幕后”点滴也一一浮现:

——策划:战役性报道成功与否,策划是关键。两会三月举行,一月就已开始策划,紧盯三个核心要素进行谋篇布局,即要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宣传好两会各项重要议程、宣传好代表委员议政建言。做到这三点,就是要做到“顶天立地”。以此为出发点,我们策划了“总书记讲话后,委员们拨通了他们的电话”融媒体报道,第一时间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传递给基层群众,并共话贯彻落实;我们推出了“新闻发言人的‘言值’”“我在现场”等独家报道,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xx/1236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