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豪刘禹锡笔下黄河气壮千秋

“诗豪”刘禹锡:笔下黄河气壮千秋04:34来自中国水事

“诗豪”刘禹锡:

笔下黄河气壮千秋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以“黄河九曲”被大家所熟知。比如下面这首诗中就有相关的表述: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一》对黄河的描写。

刘禹锡,人称“诗豪”。其笔下的《浪淘沙》虽然寥寥几十个字,却把黄河蜿蜒曲折、泥沙俱下、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全部展现了出来。

“九曲黄河”在中国大地上写出了一个巨大的“几”字,几乎每一处大转折都是大角度,这种曲折程度,在诸多世界长河中也十分罕见。黄河在陕西省延安市东北部的延川县河段有一个“乾坤湾”,转弯角度达到度,堪称“天下黄河第一湾”。

“万里沙”则来源于中游地区,特别是河口镇到潼关这一河段,渭河、沁河、北洛河等支流都给黄河带来了巨量的黄土泥沙。黄河穿过晋陕峡谷,急流直下,切割黄土,而后冲出峡谷,一路向南。这种气象,如狂飙,如奔马,正是“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首诗前两句从源头开始描绘黄河雄伟磅礴的气势,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让人如见其景。同时展现了黄河岸边淘金者整日在风浪泥沙中劳动谋生的艰险苦况。

后两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则指向黄河流往的终点。古代传说中,黄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汉武帝曾派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张骞一直走到了天河遇见织女,织女把支撑织布机的支机石送给张骞带回人间。

这首诗表现了刘禹锡对淘金者在滔天巨浪下淘洗砂金的凶险疲惫生涯深感同情,也借此表达本人的所思所感。其实,刘禹锡的一生也如同黄河一般,豪迈但也曲折。

自幼聪颖好学的刘禹锡21岁一次考中进士,24岁通过吏部取士科,还获得了太子校书这个岗位。但后来,因参与“永贞革新”,改革失败后被贬到朗州。此后又因写下了语含讽刺的诗歌,再次被贬。刘禹锡也因此在外沦落了将近二十三年,最终才得以回到长安。

刘禹锡被贬路线(图片来自网络)

故而刘禹锡只能通过诗意,想象着让淘金者跟随着黄河的滔滔波浪,去到美丽传说中那不被世俗纷扰的地方作客,体会牛郎织女在天河上恬静的生活,以获得一刻美好的精神慰藉。这也寄寓了他内心对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诵读《浪淘沙》,我们至今感受到刘禹锡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外在艰难并没有消磨掉刘禹锡感受、评价社会人生的敏锐,对他而言,正是在淘尽泥沙之后,才能闪耀出坚韧顽强的生命力量。他会一直是那个歌诵黄河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性格的刘禹锡。正如他自己写下的那样:“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主播丨陈帅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统筹丨罗景月邓婉颖

文案、责编丨孟京

美术设计丨杨桦赵墨

音频丨张玉峰张诗剑

校对丨王瑜(见习)

参考资料丨《唐代文学史(下)》

《刘禹锡辞赋研究》

《刘禹锡诗歌中的豪气》

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影视制播中心)出品

(收听更多《大河脉搏》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xx/12362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