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汉年一代文墨书生,摇身一变成为不可或缺
年6月22号,百万德军越过边界,对前苏联发动闪电战。二战当中最为惨烈的苏德战争爆发,德国突袭苏联,受影响的不止是这两个国家的事,全世界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当时的领导人,三天三夜没合眼。
德国的同盟军日本,对这件事作出的反应会直接影响中国抗战的局势。日本如果去给盟国帮忙,北上进攻前苏联,那么美国和英国就可能会和日本妥协,因为在英美的眼中,苏联才是最大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已人。
那么日本侵略中国的事情,就会被暂搁一旁。但一旦失去英美的支持,中国的抗战势必会变得更加艰难。相反,如果日本不去攻打苏联,那就不可避免地会跟美国和英国发生直接冲突,也会迫使英美等国加大对中国的支援力度。
总之,提前知道日本会南下还是北上,对中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是日本到底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并不是坐在办公室就能够冥思苦想出来的情报,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提前知晓日本的举动呢?
就在这时,一封来自上海的紧急电报舒展了领导人的眉头。电报内容:近卫內阁将主张北进的松冈排除出内阁,将有南进之军事动作。看完电报,领导人如释重负,连开玩笑的心情都有了,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关键时刻,还是这个潘小开能办成事。”还让工作人员给小开回电,连回五个“好”。
那么这个潘小开到底是何方神圣?小开在上海话中是富家子弟的意思,那么这个姓潘的富家子弟怎么能搞到日本内部的重要情报?还直接送到领导人的手里?
潘小开真名潘汉年,年出生在江苏宜兴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1岁时,他跟随同乡开始闯荡大上海,因为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19岁的潘汉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几年下来,潘汉年成为中共在上海文化战线的负责人之一。年发生的一件事,让他走上了和之前不同的革命道路。
年4月,中共中央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之一顾顺章,被捕叛变。由于此人掌握大量核心机密,他投敌之后,上海的中共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恢复党的活动,周恩来委派江苏省委重建中央特科,而潘汉年就是他指定的负责人之一。
特科全称叫做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是中共早期的特工机构。负责搜集情报、保卫高层领导和铲除叛徒等等工作。那么周恩来为什么会点名要一个拿笔杆子的潘汉年重组特科呢?
潘汉年是个文人不假,但他还拥有另一个过人的优点,交际。潘汉年整天西装革履,跟其他大多数的共产党员都不一样,因为潘汉年的情商高,所以三教九流都有他的朋友。
而潘汉年刚上任,就没让周恩来等人失望。当时,国民党的军警机关都认为共产党的特工部门已经被彻底消灭,反共气焰十分嚣张。潘汉年觉得想让同志们看到希望,让群众知道共产党还在奋战,就必要要狠狠打击一下。一番研究后,潘汉年决定刺杀淞沪警备司令部督察长王斌,因为王斌的手上沾满了不少革命党同志的鲜血。刺杀王斌事件,给潘汉年的职业生涯来了一个开门红。
但解决别人用暴力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潘汉年的长处,这一点在当年上海滩引起的“伍豪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年2月16号上海《时报》《新闻报》等多家报社同时刊登了一则标题为《伍豪等人脱离共产党启事》,启事的大概内容为:伍豪等人宣布,由于政见不同,集体退出党。
年是革命的低潮期,退出党也不算稀奇事。但值得注意的是,退出党名单中排名第一的伍豪,伍豪是周恩来同志使用的化名。这一则启示的刊登无疑掀起一阵波澜,众人都纷纷猜测周恩来真的退出党了?这所谓的退出党启事其实是国民党精心策划的阴谋,目的是为了瓦解共产党。但迫于当时的局势,根本无法在各大报刊公开登录澄清启事,于是中央把揭穿谣言的任务交给了潘汉年。
上海是国民党的地盘,没有报社敢帮忙澄清。潘汉年想出一个办法,他找了当时最大的报纸《申报》,而第二天《申报》就在显要位置登出了一则《巴和律师代表周少山紧急启事》。巴和是一名洋律师,周少山则是周恩来的另一个笔名。
在这篇启事中,周少山宣布自已曾经用过伍豪的笔名,但自已跟那个宣布退出党的伍豪毫不相干。看起来像是在玩文字游戏,但是妙就妙在这儿,整篇文章没有提周恩来,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则变相澄清启事。
潘汉年的灵活机变,在情报机构中甚至创造了血战史上的一个奇迹。年,汪精卫公开投敌,建立汪伪政府,上海滩成了各大势力的地下战场。面对险峻的环境,原本已经调回延安的潘汉年再次奉命来到上海主持地下情报工作。领导人在潘汉年动身之前,告诉他,他的任务是搞到战略情报,以便为党中央的决策提供参考。面对如此艰巨的工作,他会怎么做?
潘汉年回到上海后,改名换姓,成为了胡越明,身份也变成一个靠情报吃饭的混混。而他回到上海后,联系了在当时不知道为哪方势力工作的袁殊。这让很多共产党不理解,潘汉年还是力排众议和他串通一气。
但潘汉年醉翁之意不在酒,实则是借袁殊认识当时的日本机长岩井英一,因为袁殊和岩井英一曾是同学。可在日本职位这么高的特务机长能被潘汉年所利用吗?
第一次见到岩井英一时,潘汉年就送给岩井英一一份大礼,有关于国统区和延安的情报。当然,这些情报并没有共产党的核心内容,但是对于岩井英一来说,能拿到别的日本人没有拿到的情报,就证明自已的情报有成效。之后,潘汉年又给岩井英一送来了好多份这样的情报,再加上潘汉年天生的交际能力,两人很快成为了密磁,关系很好。
而也是因为和岩井英一的相处,日本的四个情报站有三个都被潘汉年安插进了中共地下党员。潘汉年就这样在上海打造了一张无孔不入的情报网。
有了这层的关系,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潘汉年给领导人送来的紧急电报,可以说当时潘汉年,是共产党情报局的核心,没有潘汉年,共产党会不得不面临许多毫无准备之仗。
最后:你对潘汉年这个人物在共产党中作出的贡献了解多少?请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独到的见解,欢迎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wh/1236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