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中医医院中医康
冬病夏治,中医养生保健——三伏灸
编辑:宣传科
供稿:中医康复科
三伏灸,又称“三伏贴”,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天(“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祖国医学认为“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亦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气血趋于机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有助于邪气的外驱,因此在三伏天里运用特配的中药敷贴于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可将药物直达病所,达到治病的目的。另外,本疗法在治病的同时可调动人体阳气,鼓舞正气,从而大大提高人体免疫力,共奏治病、强身双重功效!很多疾病均是冬季易得或易加重的疾病,因此“不治已病治未病”在疾病尚未发作之前提前治疗,定会疗效翻倍,减少发病频率,减轻发病症状,以达到治愈的良效,望广大患者莫失良机,前来贴治。
作用原理
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肾虚,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各地天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容易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4、其他:痹证--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
5、儿科疾病:厌食、反复呼吸道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尿床、流涎。
其中:尤以虚寒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炎等为宜。
注意事项:
中药敷贴后4~6小时,有的人会有刺痒的感觉,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防止感染,起疱后一定不要搔破,少量小的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医院进行处理。
三伏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比如孕妇、1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如牛肉、鸭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
我科今年开展三伏灸时间如下1引伏-----6月21日(星期四)
2初伏-----7月17日(星期二)
3中伏-----7月27日(星期五)
4末伏-----8月16日(星期四)
5加强灸-----8月27日(星期一)
今年增加雷火灸开穴特殊疗法
雷火灸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雷火灸由多种中药制作而成,根据不同的配伍,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追风除湿,温经散寒,散瘿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广泛的特点。
医院中医康复科(保健楼四楼)
医院中医理疗科门诊(门诊楼一楼东)
中医康复科:-
中医理疗门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wh/123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