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速成之观察

我们经常能够在新华书店的自然科学书架上找到类似于《30天学会中医》、《三个月掌握中医》等等教授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运用中医知识的书籍。

众所周知,医学以深奥难懂为特点,网络语“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医学往往都需要大量时间精力的投入,为何到了这些作者手中,中医成了“30天速成”、“3个月掌握”、“半年精通”的知识了呢?

实话说,我在初见这些书籍时也觉得不可理喻,我在医科大学需要5年才学得一知半解的东西,没个8年10年还找不到工作的知识,到了你这居然还能速成?那我岂不白学??

直到有一天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打开其中一本浏览,我这才大概明白个所以然:为何中医可以是被快速掌握和运用的?

1.中医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和生活实践当中

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你身边的人多多少少都会中医:上到国家领袖下至平民百姓,我们似乎都多少了解一点中医知识;甚至可以说有时候这些知识不像是医学,更像是生活常识——

比如,我打赌,我现在晕倒在你面前,你哪怕再慌张,你绝对会有一个想法:掐人中。(人中是俗称,学名是水沟穴,位于人中沟上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即是说,人们再生活中已经在多多少少地在运用中医知识了,我们对中医知识本身就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也就会轻松许多。

2.中医知识是人文知识为基础的

中医知识建立在人文知识和人文学科之上,人文学科有一特点:人人都看得懂,只要是识字的,基本都能知道某句话的意思。

五行阴阳,能懂;脾升胃降,能懂;心火上炎,能懂;但凡是能读懂《三国演义》《红楼梦》之类的,也必能读懂中医的知识。中医的理论学习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医知识的高度概括性和凝练性,尤其是在病机病因这一方面,这意味着,庞杂的疾病也能够以极少的篇幅概括起来,需要时再根据辨证来展开治疗。

3.中医诊疗技术的简单适用性

所谓之简单适用性,和“简便廉验”之意相差无几。

中医医者施行诊断,只需要医者是个活人,眼鼻口正常,能说话,四肢健全,就可以进行诊断了;

而刮痧、针灸、火罐、草药等治疗技术需要的器材,得来不皆是易如反掌,哪怕是地摊上、某宝某东某多多上你都可以买到并且都能够安全使用。

即是说,想运用中医之诊疗,环境随时适用、器材唾手可得,这意味着中医学习者可以非常方便得练习、实践,并且轻松掌握。甚至极端情况下,完全不会中医的人也可以在简单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治疗。

那中医可以这样速成,那我们说西医是否可以如此呢?

那新华书店里有无《30天速成西医》、《3个月教你外科手术》之类的书的呢?结果当然是否定的的。

一是西医建立在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学基础之上,基础知识固定且体系庞大;西医学习为何有意被划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个部分(中医学习一般不做这样的划分)就是因为临床医学的开展必须要求医者基本掌握基础医学的知识(如解剖学知识、生理学病理学知识、组织学分子细胞学知识等等)才能进行临床治疗,因而需要大量的学习时间才能掌握。

二是练习实践的机会和空间都要求苛刻,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实验室,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获得专业的医疗器械,你也不可能自己给自己做开腹练习吧?

每次想这些都会感觉到中医的神奇,同时也感到深深的忧虑:

一部分是担心正因为它简单,它容易学,会导致多少患者的自我自大、不听医嘱,会导医院、耽误治疗,又会因为种种原因使得该救治的患者没能救治到;

一部分是担心有志学子因为社会上的流言蜚语放弃中医道路而使得中国中医的发展停滞不前;

最后一部分是担心自己,我辛辛苦苦学习五年又与学习半年的自学者有何两样?也不时自觉中国的中医教育还有许多缺憾之处,自己非成大事者,可盼未来有人站出来,拯救此事业否?

(PS:个人从不希望人们把中医和西医割裂成两种医学,我期盼有一日的“中国现代医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wh/12327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