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快乐汗水换来甘甜中国食品报社融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小学不一样的“丰收节”

(卞红燕)秋风送爽、硕果飘香,秋天是一个充满收获和喜悦的季节。古语云:“春种一粒粟,收获万颗子”。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山东省荣成市实验小学的学生们也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五一劳动节前夕,实小农场里学生们把花生的种子播撒,翻土、浇水、施肥、拔草……四个多月的时间,汗水浇灌的果实悄悄在土里孕成,丰收的景象在实小农场展现。

头天晚上的一场秋雨那么及时,土地变得润湿松软,为拔花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真是好雨知时节。9月16日,一节主题为《收花生》的劳动课在实小农场开讲。

首先劳动老师给孩子们演示讲解拔花生和摘花生的技巧。

握住花生蔓轻轻提起、左右摇动,当地块儿松动时再向上拔出,这样花生果不会断落在地里,然后轻轻抖落果实间的泥土,拔出的花生整齐码放。

拿着花生蔓抖一抖,让果实聚拢一起,张开手指握住果实,轻轻用力转动,听到果实和短柄分裂的声音,一把花生果就落到手里,而且果实上基本没有留下短柄,干净利落。

看了演示,同学们忍不住给老师鼓掌。光说不练假把式,纸上谈兵可不行,这些劳动技巧是在实战中积累出来的,看看同学们的劳动场景吧!

摘完之后,同学们还捆扎花生蔓码成垛,同时又在地里“巡逻”一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lan”花生(请用家乡话读),保证颗粒归仓。

太阳照射下,同学们蹲在地里,全神贯注地拔花生、摘花生,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依旧兴致勃勃,热情不减。有劳动就有收获,齐心协力摘下来的花生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脸上洋溢着劳动丰收的喜悦。

中午,亲手采摘的花生化作了餐桌上的美食,平日里并不起眼稀罕的花生今天却如此美味,因为这里面有了劳动的味道,这种味道一开始是苦的,最后会变成甜的,这就是劳动的意义所在。

今天不光收花生,还有棒棒啊!掰棒棒、剥玉米叶,同学们也是像模像样。双腿一盘,搭“棒棒袄儿”,蒸馒头、包包子、包粽子可用,又环保又有清香,物尽其用,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劳动是生活的大课堂,学生们亲自感受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不仅仅使学生掌握一些劳动技能,而且锻炼身体、磨炼意志。艰辛的劳动还会让同学们懂得粮食的珍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才能转化在光盘行动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ts/1236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