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包桂清守初心担使命的巾帼水利
包桂清:西宁市城西区自然资源局干部
包桂清:女,藏族,年参加工作,现为城西区自然资源局一名普通干部。先后在年、年、年、年分别获得全国水利普查先进个人、城西区优秀妇女、先进个人和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所在的河湖长制办公室被评为年全省河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年11月被市政府授予西宁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讲政治,重实干,做表率
作为原城西区国土和农林牧水局水利科科长,包桂清同志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负责、求真务实,在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尤其在年开展的全国水利普查工作期间,为了全面详实掌握全区的水利设施基本情况,凭着一股钻劲、闯劲和韧劲,凭着对党的忠诚和对水利事业的热爱,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坚持徒步对辖区水利行业进行普查登记,在第一时间掌握原始资料,放弃休息日,加班统计资料,硬是将全西区水利行业、水利工程、农村人畜饮水现状,机井位置、渠道长度等基本情况熟记于心,全面完成水利普查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认可。
夯基础、建机制、敢创新
城西区境内共有河流2条。其中:湟水河属主干河流,南川河为湟水河流域支流。辖区水域岸线总长16.9公里(其中:湟水河长14公里,西起彭家寨镇阴山堂下滩村以东至报社桥;南川河河长2.9公里,南起六一桥北至报社桥;火烧沟长9公里,南起彭家寨镇火西村西岔门北至湟水河);贯穿辖区的灌溉渠道为解放渠。
包桂清同志担任水利科科长,承担全区河湖长制工作以来,面对全新的河湖长制工作局面,无经验可借鉴,面临辖区段湟水河泥沙量大、季节性强、水功能弱等特点,他丝毫没有退缩,知难而进,经常下河道,加班加点翻看相关资料,拟定河湖长制方案并反复修改,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方案实施后又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全区责任单位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实际,统一制定了各自的规章制度,实行差异化管理,实施特色化巡查方式,让辖区所有河流实现了河湖长制全覆盖,形成了一套分工明确、任务细化、重点突出的水环境治理体系。
如今,河湖长制总体布局全面、分级管理到位、高效监督良好;同时针对水域岸线长、人员少实际,她积极建言献策,引进无人机巡河、志愿者巡河、警城联勤巡河等巡查方式,开起了空地结合、人机结合、立体交叉的巡河模式,突破了徒步巡河方式单一、发现问题不及时的瓶颈。年、年、年城西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成效显著,位居四区三县之首,得到了省、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顾大局、敢担当、求实效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包桂清同志常说,要做就必须做好,一定要做到别人前头。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年12月底,在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天寒地冻,河面结冰,她在巡查河道环境卫生时,由于视线不好,在她要靠近河边时,不慎从1米高的河岸上摔倒,双膝重重地杵在地面,在她被人从地面扶起后,她没有立刻回家休息,强忍着疼痛,从文汇桥一瘸一拐的挪着步子,与保洁人员一同清理着河面漂浮的垃圾,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12点,终于完成了当天目标任务,医院接受治疗。经医院诊断为右腿内髌骨骨折,经过3个月的治疗,她又回到了工作岗位。直到现在,每逢天气变化就会发生腿酸腿疼现象,她戏称“我的腿就是天气预报”。
年6月,为了促使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成效,她主动担负起水域岸线排污口、水环境排查工作,无论严寒酷暑她总是在忙完办公室业务后,沿着河道边走边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排污口,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在她的积极协调下,解决基础设施破损维护7次,偷排、漏排污水整治4次,及时打击偷排污水行为1次,相对提升了水域环境面貌,为河道巡查工作树立了典范。
多年来,包桂清同志始终热爱着自己从事的水利、河湖长制工作,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凭着一种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和一种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赞誉,也得到了组织和领导的信任。然而,在荣誉面前,她说:这是组织对我工作的肯定和认可,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鞭策。
包桂清始终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自己模范行动作表率,工作上勤勤恳恳,业务上精益求精,她用鲜活生动的先进事迹,激励着水利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投身水利改革发展事业。
完
来源:西宁女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ts/1236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