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诗现代诗专栏第一期
左诗.现代诗专栏(第一期)
本期作者:胡弦西衙口琴匣成都锦瑟杨典津渡
主持小雨1
胡弦胡弦,年生,江苏徐州人,现居南京,著名青年诗人、散文家,曾获《诗刊》“新世纪十佳青年诗人”称号,《芳草》第二届“汉语诗歌双年十佳”奖,第三届闻一多诗歌奖,紫金山文学奖,徐志摩诗歌奖,柔刚诗歌奖,《诗刊》《十月》《作品》等杂志年度诗歌奖,中国诗歌排行榜-年度诗歌奖,名人堂年度诗人,腾讯书院文学奖等。出版诗集《阵雨》、《十年灯》,散文集《菜蔬小语》等。
◎讲古的人
作者‖胡弦
讲古的人在炉火旁讲古,
椿树站在院子里,雪
落满了脖子。
到春天,椿树干枯,有人说,
那是偷听了太多的故事所致。
炉火通红,贯通了
故事中黑暗的关节,连刀子
也不再寒冷,进入人的心脏时,暖洋洋,
不像杀戮,倒像是在派送安乐。
少年们一夜就长大了,
春天,他们进城打工,饮酒,嫖妓,
染上花柳病,后来,
不知所踪。
罢休
要等上许多年,讲古的人才会说,
他的故事,一半来自聊斋,另一半
来自噩梦――每到冬天他就会
变成一个死者,唯有炉火
能把他拉回尘世。
“因为,人在世上的作为不过是
为了进入别人的梦。”他强调,
“那些杜撰的事,最后
都会有着落(我看到他眼里有一盆
炭火通红),比如你
现在活着,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死去过。
有个故事圈住你,你就
很难脱身。
但要把你讲没了,也容易。”
、
2
西衙口西衙口,博客宛西衙内。本名袁树雁,祖籍河南南阳。毕业于重庆科技大学,专业天然气,现生活于中原油田。中石化作协会员。有少量诗歌作品及其他文字在《诗刊》、《汉诗》、《星星》等刊物发表。获第三届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大赛二等奖。
◎蝴蝶(外一首)
作者‖宛西衙内
我以为天空不会碎,
我以为碎片会很大,
我以为琐屑不能飞,
我以为飞走的还能回来。
◎夜越太白山,兼怀李白
峰峦黑沉沉的,
悬崖下粉碎的车辆,熠耀闪烁。
倒掉的都不合规矩,
像脱落的牙齿,不合时宜。
神仙死了,
星星在遥远的窗户里抽烟。
苦,涩,麻,醉人,掉着通红的火星,
一个半夜爬起来的老男人,在大力褒奖他的耻辱。
3
琴匣琴匣,男,年生于苏州。88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早期“撒娇”成员。有作品发于《飞天》、《清明》、《扬子江诗刊》及民刊。入选多种年度选本。居苏州吴江。教师。
◎虚构
作者‖琴匣
那个春天,坐桦皮筏的人顺水而来
他宽大的衣袖里,藏着种子和盐粒
在没有亲人的异乡,他要用仅有的种子
种一垄麦子和半亩光阴
并在虚构的光阴里
结庐、种田、娶二房太太
练习弓箭、劈柴、酿酒和
生育一大堆子女
把最钟爱的一个调教成出色的二流子
----是他人生最隐秘的愿望之一
他擅长放蛊,招来无数马蜂和桃花的围攻
他略通韵律,一把破琴弹得山高水长
他驯养麋鹿,也训练刀马旦
白发之年学会了隐身术
劫富济贫,偷窥闺房春色
那个春天,闷雷滚过狭长的树梢
他看到佛陀在稀薄的雨水里沸腾
4
成都锦瑟成都锦瑟,现居成都。
◎城里的稻草人
作者‖成都锦瑟
最后的瞭望者吗?城市会长出庄稼吗?
在易于崩摧的荒原
他们的胸膛迎接过暴雨与闪电。
作为草莽,他们麦色的忧郁为众鸟所熟稔,
散布淡淡的乡愁。
他们的孤独不可惊动。那里升起过炊烟与犬吠。
惟雪是温暖的宗教。照耀归途。
他们信奉朴素的哲学,以草木之心示人。
他们背负时代沉重的十字架
——像一个个受难的耶稣。
5
杨典杨典,作家、古琴家、画家、编剧。(——)年生于重庆,年定居北京。出身音乐世家,自幼随父学习音乐。年开始学习绘画。年开始文学写作,自年16岁起始陆续开始发表作品,涉及散文随笔、小说、戏剧、书评、宗教哲学、诗歌、影视剧本等各类体裁。年获“第三届‘后天’诗歌奖”,同年获“首届中国-银川鸿派国际诗歌奖经典诗集奖”。曾开办有两家古琴馆,以及“啸”古琴工作室,并教授古琴。古琴师从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虞山派泰斗吴文光先生
◎女四书
作者‖杨典
春天,常向花荫做女红
一支香艳笔,写下浮生第七记
我最爱你叠被、铺床、樱桃小口
用封建肉体拉起一道画屏
上床观鸟,是相夫教子第一课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如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那一年,胭脂阵前,敌血飞溅石榴裙
你的乳房如红灯照,擦亮了美军
解放前,养儿方知父母恩
员外用论语遮掩一个丫鬟的大腿
荷包、勉铃与肉蒲团,和女诫同放一处
每念及此,王映霞的脸如火烧云
后来揭发器官,知夫莫如妻
寂寞的人也都在体制内结婚了
毛时代美人绝经后,仍想霸占牡丹亭
她要用一宫冷血怀念革命
6
津渡津渡,年11月生,著有诗集《山隅集》、《穿过沼泽地》,散文集《鸟的光阴》、《植物缘》等。
◎黄昏的绘像
作者‖津渡
这是我和你无法交换的,陡峭的黄昏。
狂暴的云杉,对沉默的七叶树
雄辩的黄昏。乌云的怒马,颠簸在险峻的栈道
暴雨将至的黄昏。大脚在雷霆中走动
闪电捆缚江水的黄昏。一个嗳喛地叹着气
剧情急转,描画着眉毛,埋怨笼中的画眉鸟
聒噪的黄昏。一个,在绸衫中
收起太极骨架和雾影重重的黄昏。屠宰场的工人们
排队,去洗手池边的黄昏。
军警们吹响集合的哨子,妓女们掌灯
新生的婴儿带着血污出场的黄昏。芦苇摧折胸骨
老妇人将死的黄昏,蛎鹬的长锄
敲击亡魂的黄昏。
这是我抛弃了两千多年的道德与仁义,抱着江水吞没的石凳
从水底、从出海口走上沙滩,执意用沙子
建造佛塔的黄昏,消弭于海水
巨大的手掌,顷刻间翻覆于无形的黄昏。
关于左诗
《左诗苑》诗刊纸刊由诗人冷眉语于年底创办,年改为《左诗》年选。纸刊为32开单行本,装帧精美,内容博采众家之长,值得订阅和收藏。定价每本30元,含邮
顾问:车前子,小海,李德武
总编:冷眉语
副总编:7戒
主编:香奴
执行主编:扬沙
责任主编:素蓝
平台主编:余音孤傲
原创诗歌编辑:那片云有雨天正蓝
散文诗编辑:香奴范恪劼
《左诗苑》平台投稿邮箱:zstougao
sina.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ts/123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