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立夏时节,养生重在ldq

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才露尖尖角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作为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节气之一,此时养生有哪些讲究呢?

  为此,我们请医院治未病科负责人任小红主任,给大家讲解立夏时节养生的要点。

立夏重在“养心”

  任主任表示,在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心与夏气相通,心阳在夏季最旺,功能最强。

  立夏后,暑气渐重,而“暑易伤气”,“暑易入心”。旺盛的暑气会导致心阳受损或心火旺盛,出现汗出过多、口舌生疮、心烦易怒、入睡困难等。

  因此,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要特别注重对心脏的保养。

夏季养生要点

一、调息静心

  夏属火,心气通于夏,所以任主任表示,夏季需重视精神调摄,做好自我调节,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情,需戒躁戒怒。

二、睡好子午觉

  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变化,一般夏季宜晚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立夏节气,要睡好“子午觉”:晚上在子时(23时至1时)之前进入最佳睡眠状态,白天在12时左右午休。子午觉的原则就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中午尽量午休,但时间不用太长,睡半小时到一小时即可。在这个节气把“子午觉”睡好了,就是养心调肝的最好保健方式。

三、清淡饮食

  立夏后,天气转热,特别是岭南地区以湿热为主,湿热困脾,出现疲乏无力,胃口差,消化能力下降等脾胃异常症状,所以饮食应少油腻,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适合立夏时节食用。煲汤可选用苡米、扁豆、茨实、冬瓜、马齿苋等。对于热盛伤津的可饮用生津止渴开胃的乌梅汤、山楂红糖水、葡萄汁、草莓汁等。湿热体质少食芒果、波萝、榴莲等湿热水果,避免引起急性咽喉炎、湿疹、疔疮等疾病。

四、适量运动

  夏季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运动量不宜过大、过于剧烈,以免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损伤心阴。对于老年人及身体虚弱人群,可以选择练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运动。注意不可过度汗出,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若大汗淋漓时要避免吹空调、喝冷饮,保护好人体的阳气,以防寒气入侵,预防空调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复发。

五、其他

  夏季太阳光猛烈,虫类活动频繁,外出游玩时要做好防护措施,以防日光皮炎、蚊子毒虫叮咬及中暑、热痱等。

专科链接

  医院治未病科成立于年12月,是广东省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示范试点单位之一,是江门五邑地区中医治未病的最高平台。治未科包括:中医体质辨识中心、成人及儿童健康调养中心、中医传统疗法中心三大重要组成部分。

  治未病科本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为健康、亚健康、病前状态、慢性病及愈后康复等人群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健康调养咨询、健康管理、中医传统疗法干预等服务项目。

  积极开展无痛蜂疗、膏方、雷火龙灸、中医美容、小儿推拿、各种特色针灸、平衡火罐、砭石疗法、刮痧、拔罐、刺络放血、穴位埋线、火针、壮医药线点灸及棍针推拿等特色项目。针对各种慢性病和治未病三大阶段9大体质开展中医传统疗法干预治疗和综合调养,体现传统医学治未病、防重于治、养生保健和健康调养的学术思想。

专家推荐

任小红

  医院治未病科负责人,主任中医师,江门市名中医,善于运用中医脏腑辨证、气血辨证、天人相应、子午流注理论进行中医体质辨证、健康调养、美容养生;擅长中医中药、蜂疗、灸疗、放血、针灸、膏方等治疗疲劳综合征、过敏性鼻炎、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盆腔炎、不孕不育、心悸失眠、头痛、湿疹、荨麻疹、水痘、带状疱疹、痤疮、黄褐斑、脱发、咳嗽、感冒、哮喘等。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出诊地点:8号楼1楼治未病科室

作者介绍

王彬

  中医师,针灸学硕士,擅长运用中药、膏方结合针刺、蜂疗、艾灸、刺络放血等中医传统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体虚易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失眠、慢性胃炎、单纯性肥胖、月经不调、痛经等。同时擅长运用红外热成像、中医体质辨识辨别人体体质属性,运用中医综合疗法调理亚健康状态!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出诊地点:8号楼1楼治未病科室。

文章来源:治未病科

作者:王彬

编辑:宣教科

长按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ts/1234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