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论中医养生馆的发展模式
养生馆不能简单定位为满足顾客的健康需求,因为养生作为一种相对比较“奢侈”的需求,需要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养生馆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最好是兼顾了客户的养生保健需求(有健康)、事业发展(有钱)、学习求知(有智慧)、公益慈善(有爱心、有面子)等,综合考虑满足顾客的低级需求和高级需求,综合考虑满足顾客的健康养生需求和非健康养生需求,这样养生馆才能成功。良子足疗就是兼顾考虑满足顾客的舒适(休闲放松)及商务社交(满足客户的事业发展需要)的需要。还有的企业经营者,往往把养生馆作为企业其他业务经营的辅助工具,比如作为促进企业公关的力度,这样的经营思路也是对的,也是跳出养生做养生的系统经营思想。
依靠组合做赢利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技术标准缺失、行规混乱、多头监管而力度均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巨大的养生保健用品、养生保健服务市场鱼龙混杂,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技术与把戏一色,高人共骗子齐飞。
正确的做法是组合不同的产品,区分不同的顾客,设计成金字塔赢利模式。也就是说,在赢利模式设计时,要组合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没有特色和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它们作为利润的金字塔底部分,这些产品或服务大多是微利或不赢利的;另一部分则是非常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这部分产品或服务销售价很高,这样利润就自然不愁了。另一方面,过去中医治病讲究“穷人治病,富人掏钱”,颇有点“劫富济贫”的味道。把这个模式应用到中医养生馆的经营同样有效。有钱人和穷人同样恢复健康,有钱人理应支付更多。对于有钱的人,设计的调理方案应该包含的是价格昂贵的,对养生馆来说也是利润丰厚的。养生馆赚钱就靠金字塔顶的有钱的这批客户,对于金字塔底的“穷人”客户,能够保本不赔就可以。
总的说来,就是既要有“暴利”的产品又要有微利的产品,既要有高端客户,又兼顾低端客户,组合起来,分别对待,则养生馆赢利不难矣。
跳出单店做连锁
因市场鱼龙混杂,导致客户的认知利益低,因而即使养生服务做的很到位(这意味着经营成本不低)的养生馆,同样无法收到高价,或报出高价格后反而无法与打价格战的低端养生馆竞争。由于很难短期内做到顾客认知度的提升,以及无法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所以一条可行的路子就是:不以单店的营业业绩为成功的标准,事实上目前行业里业绩相对较好的企业都是因为加盟连锁做的不错,其赢利逻辑是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
公益战略和公益营销模式
健康行业既属于商业,又属于公共事业,因此无法像其他纯粹商业一样运作,需要照顾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兼顾社会效益。
张悟本推出元的挂号费,饱受质疑,虽说张悟本有造假学历之错,但从另一面反应出大家对中医高额挂号费的不认同,其实与西医巨额的检查费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门诊部曾经推出千元挂号费,也曾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争议。这些都是很好的证据。所以,既然健康医疗行业不完全是商业,所以不能把养生完全当做商业来做。
另外,老百姓的看病贵和看病难,已经是目前中国的“社会问题”了,而中医养生因其治未病和简便验廉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做中医养生服务的企业会自发产生“公共效应”。即除了能给企业自身带来效益外,还能给社会创造效益。具体的做法有:借助政府的相关政策、基金会的捐助政策、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具体应用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cs/1234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