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的校训,值得所有人珍藏和践行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文化核心”,但现实中仍然有很多学校“漫不经心”,比如悬挂相同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但也有一些学校的校训非常有内涵,比如苏州大学的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寓意深远。

01苏州大学及其校训的由来

苏州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年的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

早在年,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在苏州十全街设立存养书院。该书院年迁至天赐庄,并改名博习书院。

东吴大学就是在博习书院的旧址开办的,当时叫东吴大学堂。辛亥革命之后,才改称东吴大学的。

年全国院系调整的时候,东吴大学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12月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

年,江苏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苏州大学。年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并入、年苏州丝绸工学院并入、年苏州医学院并入。

至此,才成为现在完整意义上的苏州大学。而该校的校训是在东吴大学时期就定下来的。

当时还是年,东吴大学校政部会议通过第60号议案,接受当时首任华人校长杨永清的提议,以“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为中文校训。

据说,在年元月,孙中山先生就写过这幅对联,该联至今仍然挂在台湾中正纪念堂。

根据时间节点来分析,极有可能是当时杨永清看过孙先生的墨宝,感觉和英文校训“UNTOAFULLGROWNMAN”很吻合,就提议通过的。

不过,这十个字并非是孙中山先生的原创,所以也有可能是杨永清根据英文校训而增添、引用而来。

02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出处与含义

在明朝洪应明所编著的《菜根谭》中,对“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有完整的表述。

但如果继续追溯,还可以从《孟子·公孙丑上》以及南宋文天祥的《正气歌》中找到出处。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有“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一句;在南宋文天祥《正气歌》中有“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一句。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直译就是,培养天地间坚毅不屈的浩然正气、效法古今完美道德的圣贤。

正气本来是指一种养生之道,但后来经过文天祥《正气歌》的阐发,其内涵得到了充分的扩展。

《正气歌》将天地正气赋予了高尚的品德和坚贞的气节,不仅刚正不阿,还疾恶如仇;不仅维护正义,还为民效力。

正气并非与生俱来,邪气也不是人所固有。正气是养出来的,邪气是学出来的。

所谓“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假神”,刚出生的婴儿就如同一张白纸,后天的图案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刻画上去的。

当然,我们不推崇环境决定论,毕竟内因还是根本原因。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在《荀子·劝学》中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讲得也是环境的作用。

其实,人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的。环境影响人,人也影响环境。

如果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那我们就守住自己的小天地。由小及大,慢慢扩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法古今完人”的意思,就是追求尽善尽美的道德,培养顶天立地的人格。

有高尚的道德,才有高尚的人格;有高尚的人格,才有高尚的人生。

表面上看,历史上只有“两个半”完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可学之人甚少。

本质上讲,古往今来的圣贤都可以去学习。甚至来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那些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东西。

03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校训

在建国的几十年里,我们很多大学的校训不是悬挂“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就是张贴“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十分雷同。

北京林业大学原来的校训是“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写得很贴近林业的特征,但难免有仿造苏州大学之嫌,所以改为了“知山知水,树木树人”。

年,北京师范大学由启功先生倡议并书写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应该是从陶行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八个字改编而来。

年,云南大学曾提出了“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学业”的校训,被当时的学者称之为“惊世骇俗”,但可能是文字太长,后来改为了“自尊、致知、正义、力行”。

而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等机构实施的“我最欣赏的十大校训”调查中,以最高得分位居国内大学校训排*行*榜之首。

而国外的校训则多为简单易记。像耶鲁大学校训就是“光明与真理”(LuxetVeritas)。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校训是“圣洁与智慧”(SancteetSapienter),美国杜克大学的校训是“知识与信念”(EruditioetReligio)。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校训是“智者,内外兼修”(Thelearnedcanseetwice),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校训是“未来取决于你”(Thisisyours)。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校训是“让自己闪闪发光”(LetYourLightShine),而哈佛大学的校训最简单,只是一个单词:“真理”(Veritas)。

苏州大学的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虽然字数略多,但意义深远、值得我们珍藏和践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acs/1237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