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刻运动韩伟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在成功打造-三届EDP“领袖班”之后,法国里昂商学院—维宁EDP项目在年牢牢把握住中国新兴市场转型升级大势,突破体育行业边界,全面打通文体娱产业,重装升级为全球文体娱产业领袖EDP项目。全新EDP项目将于年4月28日-29日举办盛大开学典礼。互联网+体育将陆续刊载已经录取的“全球文体娱产业领袖”校友风采小传。
作者
金立刚
互联网+体育原创
转载请留言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出自经典小说《罗马假日》里的文字,深深地打动了韩伟。从资深媒体人到阿里巴巴高管,再华丽转身成为创业者,法国里昂商学院-维宁体育全球文体娱领袖EDP学员、乐刻运动创始人兼CEO韩伟,在多年的工作中悟出一个道理:改变灵魂的东西不能碰,那就尝试改变身体。
这位阿里巴巴昔日得力干将,带着特有的互联网基因,以创业者姿态转战人生新战场。3年多时间,韩伟切身感受到了创业的快乐与煎熬。
一路走来,乐刻运动吸引了IDG资本、高瓴资本、头头是道、腾讯等投资方四轮数亿资本加持,乐刻也从一家当初不被业界重视的公司,迅速成长为线下体量最大、门店最多、到店人次最多的国内首家24小时智能化小型健身房公司。
新闻人的理想主义
年出生的韩伟是地道的济南人。19岁那年,他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年,大学毕业后韩伟怀揣着新闻理想来到《济南时报》,记者是韩伟步入社会后的第一份职业。
出于对新闻的敏感,韩伟的文章观点独到、立意新颖,总能引起社会共鸣,因此,他连续3年获得“山东省晚报好新闻一等奖”。
或许是厌倦了体制内的工作状态,亦或是看透了媒体人所谓的“言论自由”,年的一天,韩伟向报社递交了辞职信,拾起行囊,揣着理想,离开故土,踏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到上海后,他创办了《财富时报》上海运营中心,在那里一干就是3年。
光阴荏苒,一转眼就到了年。6年的媒体工作,让韩伟对纸媒从排版到印刷,再到发行,这一套繁冗、与互联网时代逐渐脱节的流程产生了质疑,纸媒实现商业价值的渠道链条太长、空间太小。
而以新浪、腾讯、网易、搜狐为代表的四大综合门户网站的崛起,也在逐渐挑战和挤压着纸媒的生存和价值实现空间。互联网媒体人借助互联网优势,让新闻价值得以快速、高效地传播,在韩伟眼中这才是媒体应该有的本色。
“他们创造的现实价值远远超过纸媒。”29岁的韩伟透过媒体人的视角,看到了互联网的广阔前景,外表平静,但内心里早已急不可待,他决定跳出传统媒体,通过互联网实现自我突破。
“我是一个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行动派,有了想法就要去尝试。”过往出色的经历,让韩伟成了新浪、搜狐、网易、阿里巴巴争抢的对象。当时,新浪、网易和搜狐是国内门户网站中的三驾马车,阿里巴巴刚刚完成对雅虎中国的收购,名气远没有今天这般如日中天,而且给出的待遇也远低于其他3家。但经过权衡,韩伟决定加入阿里巴巴。
“此前一直做深度报道,更喜欢用另一种视角看问题,相较而言,我看到了阿里的潜力。”由于韩伟小有名气,所以阿里给他提供了一个相对较高的职位——B2B业务公关总监职位,主要负责公关事务。阿里巴巴成功上市后,韩伟又先后任职集团市场总监、淘宝天下执行总经理以及新闻发言人。
阿里巴巴于他而言不仅是一家新的公司,更是颠覆了他的固有认识和价值观,开会时,马云突然把腿一盘,坐到会议桌上,晃动着他那双标志性的布鞋,这些场景是韩伟此前没有见过的,和他曾经的媒体环境截然不同。
“不分上下、不分级别,大家就像兄弟一样。”这种“特殊的”开会方式让韩伟眼前一亮。
所幸,阿里巴巴的另类与韩伟做媒体时的思考方式不谋而合:做媒体,本质就是要求自己能够站在事物的对立面思考,把里边的问题梳理出来。
由于从事市场与公关工作,韩伟近距离接触马云的机会很多,马云的一言一行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老马打破了企业应该先赚钱的固有认知,而是先从培育价值观做起,”在马云身边工作,让韩伟学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一句话,“文化和价值观决定了企业能否成功并且做强、做大。”
他认为,只要价值观正确,路线正确,路程远点没什么。在自己创业时,他也一直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
一篇文章的启示
韩伟颇为认同和赞赏阿里巴巴的文化和价值观,所以从来到公司的第一天起,他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在热情的驱使下,他每周工作超过个小时,每个节假日几乎都在出差中度过。“拼命三郎”的精神让他很快成为了阿里巴巴少壮派高管中的佼佼者。
韩伟在阿里巴巴的花名是乐活,对此他自嘲地说:“我虽然叫乐活,但其实这种超负荷工作状态我维持了7年。”
年夏天,韩伟休了进入公司7年后的第一个年假,前往美国洛杉矶旅游。那次年假,让他享受到了“乐活”的乐趣,也让他对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理解。
第二年,韩伟辞去了阿里巴巴集团市场总监一职,再次前往美国找回“乐活”的感觉。
旅美期间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他就闲不住了,开始怀念在阿里巴巴度过的那些忙碌的日子,觉得自己应该做“有意义的事情”。
韩伟开始研究美国的一些新兴独角兽公司。彼时,Uber和Airbnb为代表的共享模式正处于风口。韩伟与Uber创始人等企业精英深聊,希望了解共享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天,《经济学人》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他的注意,文章认为实现共享模式有三个领域:出行、住宿和运动健康。
“人们更愿意从事简单、来钱快的行业,比如共享单车,一下子就冒出了百家企业,原因是商业模式简单,”韩伟说,“这三个领域的天花板最高,发展空间巨大,不过也意味着做起来相对复杂,如果不仔细思考商业本质,盲目跟风、复制,最后只能被淘汰。”
接下来,韩伟需要在“出行、住宿和运动健康”中,做出判断,哪一个更符合商业本质。
“出行一定不能做,有一个月国内突然冒出了家出行企业,出行已经成了红海竞争,即便拼专业,也未必管用,做出行与赌博无异,”住宿,韩伟认为牵扯到文明,“即便把某块建筑改造成曼哈顿一样,但周围的人变成曼哈顿的人,可能至少需要30年。”
经过一番深度剖析后,运动健康成了不二之选。“运动健康一定适合中国。”韩伟眼前似乎看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过,很快他又因为商业模式再次陷入思考:“是开健身房,还是做马拉松赛事,或者做大学生足球联赛?如果做健身房,究竟做哪一类?先从2.0模式切,还是1.0模式切?”
经过调研,韩伟发现,中国健身行业市场空间巨大,美国健身房人口约为21%,而中国只有0.7%,相当于美国的3.18%。
艾瑞咨询发布的《年中国互联网+体育报告》显示,国内有健身行为的用户占比约为21%,其中26.7%的人选择在健身房付费健身。但是与火热的市场相对应的是,消费者对健身馆整体满意度偏低,仅为2.5%。收费过高、推销严重等很多问题都成了健身行业发展之路上亟待解决的拦路虎。
喜欢用事实说话的韩伟发现,与当时中国市场上大行其道的传统大健身房、年卡制相反的是,发达国家流行小健身房、月卡制,中国健身模式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令消费者极度生厌,于是他果断定位在小型健身房和月卡制。
对创业者而言,困难永远都有,在选择好了赛道和模式后,做这件事的难度依然远超乎韩伟的想象。
“大健身房收年费不赚钱,小健身房按月付费,同时还要提供最好的课程和服务,更是难上加难。”阿里巴巴当初研究做科技平台时,也曾遇到过重重困难,让消费者到电子商务上去买东西,没有支付宝,没有货运,以及接连不断的各种假货。不过当阿里巴巴成功克服和解决困难后,最终成就了今天的高度。所以,他认为,一旦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意味着成功了。
最后,韩伟决定从健身房开始做起,他说:“健身房是所有运动活动的基础,如果把它铺起来,意义深远。”
年,全城热炼等“中国ClassPass”O2O健身模式遭到传统健身房的集体抵制,原因是由于ClassPass的商户导流模式,与传统健身俱乐部以“年卡预售”为核心的商业模式相抵触。但这种抵制只能让“冷眼观世界”的韩伟更加自信。韩伟认为,这说明ClassPass模式真正触动了传统健身房的既有利益,打到了他们的痛处。
一鸣惊人
万事俱备,只等开张。年4月,韩伟和几位阿里人合伙创办了“乐刻运动”。最初,他们只投了万元,租了一间一室一厅的民房,七八个人一起办公。一个月后,他们在杭州的第一家店开业迎客,火爆程度空前,引起了行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acs/1236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