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凌一线的相逢
□通讯员罗松
3月初,黄河内蒙古段,凌冽的风沙刮得脸生疼,河面白青相间,厚厚的冰层还未完全开化。
此时正值防凌关键期,黄河正逐渐开河,3月3日—5日,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率指导组抵达内蒙古检查指导防凌工作。
黄河进入了凌汛风险暴发期,指导组的行程也安排得非常紧张。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黄牛营子险工是本次行程中最后一个检查点,在这里,指导组见证了防凌现场特别的一刻。
结束最后一个检查点的工作,指导组的工作人员陆续上车,透过车窗与车外内蒙古水利系统的同事挥手告别。
“小王,看你不停地在挥手道别,窗外的人你是不是认识呀?”车子刚刚发动,指导组的一名工作人员问。
“刚才车外正对着我张望的,是我父亲。”小王回答,目光时不时望向窗外。小王是中国水利报社的记者,负责宣传报道本次黄河防凌工作和相关情况。
指导组的工作人员都感到十分吃惊,这场突如其来的相逢,没想到竟是父女俩。
大家才知道,小王的爸爸也是一名水利工作者,是鄂尔多斯市防凌一线的一员,沿着黄河岸边一路前行,竟与女儿在这里相遇。
“这可太有意义了,很遗憾没能合个影。”刘伟平对小王说。
“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既然在岗位上,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现在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我要遵守防疫纪律呀。”小王笑了笑,眼神里透露出对父亲的思念。
因为疫情原因,参加工作刚满三年的小王已经连续两个春节没有和父母一起过年了,她该多么想念家人啊!但是父女俩都有工作在身,没有多余的时间寒暄,即便只是远远地看着对方,心里也是幸福的。
听小王说,父亲的工作性质就是常年在外,冬天防凌夏天防汛,以前节假日回家,家里经常只有母亲和她两个人,聚少离多似乎已经成为了父女俩的“习惯”。
无论新春佳节,还是防疫一线,又或在这样的防凌现场,总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人值守在工作岗位,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守护江河安澜、人民安宁。
小王跟着指导组回到了北京,小王的父亲则沿着黄河继续前往下一防凌风险点查看。父女之间的凝望已胜过千言万语,他们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为水利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
罗松
审核
陈锐
监制
樊弋滋
责编
杨晶
手绘
张含婧
校对
孟京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acs/1236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