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之1中医养生的概念

中医基础知识之1中医养生的概念

■什么是养生?

每一个正常人的愿望是:健康、长寿、不得病或少得病!

每一个病人的愿望是:减轻病痛、延缓病情、根治病症!

◆养生的概念:

养生是研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延年益寿、享尽天年的理论和方法。

◆《内经》的养生理念:

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积极预防思想。

认为“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特别重视正气在防病、益寿延年中的重要作用,

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气必虚”。

重视内因的作用表现在养生学上强调精神情志的调节和真气的保养。

在养生上,调和阴阳,达到和同筋脉,气血皆从,内外调和是养生的最终目标。

生命取决于气,保气、养气、调气是养生和治病的根本要求。

顺应天地自然对养生和治病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顺之则生,逆之则死。

◆《内经》养生方法:

除了强调节饮食、慎起居、适寒温、和喜怒等生活上的调摄外,在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还提出了顺应自然四时变化的调摄方法。

如: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等。

◆《内经》养生学地位:

养生学是中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特殊的地位。

重视养生是中医学区别于西医的主要特征。

◆《内经》养生条件:

对天地宇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养成高尚的道德人格,建立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才是保持身体健康,免除疾病缠绕的关键所在。

得病之后的治疗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

在现代西医学的模式下很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中医则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中医学所倡导的是积极的养生治疗观。

因此,要想受益于中医学必须对中医学的基本思想、核心价值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才行。

因此,在医疗活动中或养生实践中,患者或普通人必须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其中,不能仅仅作为医学的客体被动地接受医学治疗。

中医学启示给我们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总结:

由此可知,要想达到真正的养生目的,必须要全方位、立体式的调理;

养生者必须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其中,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

如:饮食调节、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规避风险、戒烟限酒、修身养性、顺应自然、运动调理、心里调节、营养调理、经络调理、精神调理、药物治疗、膏方调理、社交活动、积极心态、知识积累、懂得选择、懂得坚持、懂得养生精髓等。

了解养生相关的基础知识,

如:人为什么会得病?

五脏六腑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经络的作用?

疾病是如何发展及变化的?

诊病的原则?

治病的原则?

方剂的原则?

中医、西医的区别?

按摩的作用?

艾灸的作用?

医疗仪器的功能?

中医的理论基础?

食物、药物的四性五味?等等。

请继续







































哪里中医治疗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acs/12237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