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黄冈市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项目实施培训
年12月28日,为进一步落实省卫计委《关于做好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推进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项目在全省的实施推广应用工作,在黄冈市卫计委的组织和大力支持下,黄冈市中医馆(国医堂)健康信息平台项目实施工作培训班在黄冈市顺利举办。黄冈市、各区县卫生计生局中医股股长(医政股股长)、信息化部门负责人、创建湖北省国医堂的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信息工作人员共余人参与培训。
本次培训班是落实省卫计委年12月在蕲春县开展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工作调研座谈会会议精神,为推动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项目在蕲春县和黄冈市的实施开展的重要活动。年12月21日-22日,为做好李时珍诞辰周年纪念活动信息化工作做准备,我院信息中心刘继芬主任、李金芳与省卫计委调研组一行7人赴黄冈市蕲春县开展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工作调研。在50余人座谈会上,省卫生计生委监察专员郭承初阐述了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的重要性,要求黄冈地区高度重视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并加快部署和推进平台的实施推广应用,充分展现中医特色。
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项目,是在省卫计委(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由我院承担具体建设工作的项目。我院信息中心从年8月开始参与此项工作,在经历前期调研、数据中心建设规划、机构挂牌、实地调研及全省中医馆基线调研等系列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后,于年底开展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软硬件招标。通过年一整年的建设,在硬件方面,对我院原有硬件网络资源进行了整合和升级,使整个网络构架更规范更安全,且易于扩展和管理,并顺利通过三级等保测评;在软件方面,完成了中医电子病历、辨证论治、中医药知识库、远程会诊与教育、中医治未病、中医临床业务监管等信息化服务本地化改造,搭建了中医医联体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和云门诊信息平台,实现了我院与国家、省和基层平台的互联互通。
一、阶段性成果
1、标准化的机房、安全高效的网络架构
充分整合原有的硬件资源,计算和存储资源,建立起可支撑家中医馆三年内需求的硬件资源;通过划分业务区、应用服务器区、数据库区和安全管理区,使网络结构更加清晰,网络带宽从千兆升级到万兆,顺利通过公安部三级等保测评。
2、突出湖北特色的信息平台
结合我省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和我院“固本、强干、茂枝”的“三圈”战略,在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扩展建设了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和云门诊信息平台,通过三个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协同互联,实现优质的中医医源、号源、药源下沉,有效提升了基层中医馆的信息化水平与能力,整合中医医联体内的医疗资源,医院的诊疗半径,推进中医领域分级诊疗模式的有序落地。
3、促进中医院建设
拓展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服务,以我院为主体,基于平台医院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实现我院和武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远程会诊、预约挂号和双向转诊,为建立全省中医分级诊疗信息平台摸索路子、积累经验,推进中医领域分级诊疗模式的有序落地,促进我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设中医云门诊平台,实现下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直接开出我院的处方,更好地服务基层患者。自8月4日在武昌区水果湖街社区服务中心试点上线成功后,在武昌区政府和我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和云门诊信息平台在武昌区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运行使用。截止年12月20日,通过平台向我院门诊预约挂号62人、住院转诊7人,我院医生在社区开立我院处方38次。通过平台搭建应用,有效促进了我院与医联体建设单位数据互联互通,为我院远程诊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全力以赴搞好信息平台建设
1、项目组严格实行周例会、月例会、重大问题专门会议制度
每周二召开中医馆硬件部分项目例会,每周五召开中医馆项目软件例会,并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截止12月20日,共开展周例会55场,技术讨论会20场,信息化专业技术培训5次。
2、积极争取卫生主管部门支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3、开展多方式培训,建立技术支持中科白癜风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zs/1229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