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水务局举办水利遗产
作为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和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的重要组成内容,10月22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水务局主办的“水利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参加论坛的有国家文物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大运河学会、中国水利报社、中国红楼梦学会等30余家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和同志。本次论坛以“水利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议题,交流传播水利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辛泸江,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北京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进怀,水利遗产保护与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任路京选发表致辞。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辛泸江致辞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致辞
北京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进怀致辞
水利遗产保护与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任路京选致辞
会上,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凌明公布了昆明湖、北海、白浮泉、广源闸、八里桥、清代自来水厂、澄清下闸遗址共7处北京市第一批水利遗产名录;举行了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市水务局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北京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进怀宣读了加强水利遗产保护利用倡议。本次论坛中还宣布“曹雪芹与红楼梦在京遗迹导视系统设计”征集活动正式启动;人民日报海外版主编高级编辑齐欣、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于冰、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所长田林做了特约报告。各位专家围绕本次主议题进行了学术论坛和圆桌沙龙,就水利遗产的保护利用及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进行研讨。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凌明公布北京市第一批水利遗产名录
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会议指出,水利遗产对城市文脉的传承至关重要。大运河遗产渊远流长,是中国水利遗产的代表,具有突出的文化功能,彰显了国家形象。依法保护水利遗产是文物部门和水务部门的重要职责。
近日,水利部印发了《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本次论坛是国内首个省级层面就水文化建设开展研究的论坛,将推动新阶段水利和水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通过此次论坛活动,将更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关于水利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水利遗产的资源调查研究与认定,完善水利遗产管理体系,也是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促进广大民众对大运河遗产的了解、热爱与传承保护的具体手段之一。
下一步,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市水务局将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包含水利遗产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加强与水文化相关的重要项目建设合作;加强水文化研究合作;加强水文化展陈展示合作与水文化宣传推广合作;双方将以开展水利遗产的调查、研究与认定等为工作重点,提升北京水利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水平,共同讲好水文化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xx/123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