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通中医养生学章节测试答案
中医养生学
此课程不用去找答案,找不到的,这个是我花费12小时整理做出来的,准确率95%左右。仅供参考。
[判断题]庖丁解牛的故事出自《庄子·养生主》。A视频中的题目
A对
B错
1.1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一)
1在《礼记·中庸》的阐述中,(C)是天下的根本,是宇宙的本源。
A、和
B、庸
C、中
D、理
2(B)是指中医针灸中用到的针。
A、匸
B、殳
C、矢
D、酉
3“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C)。
A、《诗经》
B、《大雅》
C、《庄子·养生主》
D、《庄子·秋水》
4在《礼记·中庸》的阐述中,“和”是通达天下的方法。(√)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特征(第二讲)
[多选题]中医理论中,达到阴阳协调需要做到以下哪几点(ABC)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物制宜
1以下不属于内伤致病因素的是(B)。
A、过度的情绪反应
B、结石
C、不良的饮食习惯
D、不合理的作息生活
2中医讲人有三宝,但不包括(D)。
A、精
B、气
C、神
D、火
3中医养生学的学术核心是(CD)。
A、身形通达
B、心意相通
C、天人相应
D、形神合一
4“天人相应”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CD)。
A、自然
B、文化
C、社会
D、人体本身
5中医养生学的特征有(ABCD)。
A、独特的理论体系
B、和谐适度的基本宗旨
C、综合辩证的调摄方法
D、广泛的适应范围
6中医讲防治疾病的时候,需要从生理调节和心理调节相统一的角度入手。(×)
2.1远古起源时期(第一讲)
[单选题]中国古代传说中,发明火的是(B)。
A神农氏
B燧人氏
C轩辕氏
D帝喾氏
1学习掌握自然规律的优势包括(ABCD)。
A、改善生活环境
B、增长智慧
C、强壮身体
D、延长寿命
2上古时期,劳动工具的改进带来了医学的发展。(√)
3火的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但没有促进疾病预防方法的产生。(×)
2.2.1周易(第二讲)
[判断题]《周易》中的“简易”是说世间万物的法则是简朴而平易的。对
A对
B错
1在中国古代,(C)被尊称为“群经之首”。
A、老子
B、孔子
C、周易
D、庄子
2《周易》认为()是构成宇宙的本源。(B)
A、物质
B、阴阳
C、原子
D、金木水火土
3《周易》的“三易”是指。(ABC)
A、变易
B、不易
C、简易
D、容易
4《周易》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部哲学书籍。(√)
2.2.2道家(第三讲)
1(C)提倡“尊道贵德”。
A、周易
B、庄子
C、老子
D、孟子
2道家的思想包括(ABCD)。
A、尊道贵德
B、柔弱者,生之徒
C、致虚极,守静笃
D、形神兼养
3陶弘景认为,宇宙决定了人体的强、弱、寿、夭。(×)
4道家认为“道取法于自然”。(√)
2.2.3儒家(第四讲)
[单选题]《论语·乡党》中孔子提出来(B)理论。
A九不食
B八不食
C六不食
D四不食
1(C)倡导精神养生的理念是“少私寡欲”。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2孔子认为人在少之时要(D)。
A、戒之在得
B、戒之在德
C、戒之在斗
D、戒之在色
3(D)被养生家称为天然的白虎汤,性寒凉。
A、胡萝卜
B、苹果
C、黄瓜
D、西瓜
4孔子认为食物要吃的精细一些,肉要切的细一些,这样才有利于咀嚼和人体消化。(√)
2.2.4《吕氏春秋》(第五讲)
[多选题]《吕氏春秋》中提出养生要排除(ABC)之害。
A饮食之害
B情志之害
C六淫之害
D五蠹之害
1《吕氏初秋》中“六淫之害”是指风、寒、(ABCD)。
A、暑
B、湿
C、燥
D、火
2人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
3“动形以达郁”告知我们保障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有效措施是活动身体。(√)
2.3.1《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第七讲)
[判断题]《黄帝内经》分上下两部,分别是《素问》《灵枢》。对
A对
B错
1(B)是中医养生学的奠基时期。
A、远古时期
B、先秦时期
C、秦汉时期
D、春秋时期
2(C)是建立了中医学理论框架的奠基之作。
A、?吕氏初秋?
B、?素问?
C、?黄帝内经?
D、?灵枢?
3?神农本草经?记载了(C)味常用药物。
A、
B、
C、
D、
4下列属于?神农本草经?中上品药物的是(A)。
A、红枣
B、人参
C、地黄
D、枸杞
5“治未病”思想开辟了中医防病养生的先河。(对)
2.3.2秦汉著名医家及其养生思想(第八讲)
[判断题]张仲景提倡“导引”,即久坐需要起身活动,可以有效防止关节骨骼系统的疾病。对
A对
B错
1中医学界被称为“医圣”的是(D)。
A、华佗
B、王充
C、扁鹊
D、张仲景
2?伤寒杂病论?是(B)的著作,奠定了中医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王充
3(D)提倡女性的生产次数不宜过多。
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王充
4以下属于秦汉时期著名的医家的是(AB)。
A、张仲景
B、华佗
C、扁鹊
D、王充
5“养慎”思想是指平时注意保养身体,能够有效的预防外感疾病的发生。(对)
2.4魏晋隋唐充实时期(第九讲)
[单选题]孙思邈将自己的医书命名为“千金”是因为(C)?
A药到病除,贵若千金
B书中有千余种药方
C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D书中有千余种药物
1(C)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A、神农
B、华佗
C、孙思邈
D、王充
2(C)时期是佛家文化融入到中华文化,并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
A、远古时期
B、先秦时期
C、盛唐时期
D、春秋时期
3孙思邈在?千金药方?中将食疗的药物分为(ABCD)类。
A、果实
B、菜蔬
C、谷米
D、鸟兽
4过度服食丹药会造成重金属中毒,带来健康危害。(对)
2.5宋金元发展时期(第十讲)
[判断题]陈直的《养老奉亲书》提出了从婴幼儿到老年的日常生活养护问题。B
A对
B错
1()一书是现代营养学奠基之作。(D)
A、?吕氏初秋?
B、?黄帝内经?
C、?素问?
D、?饮膳正要?
2寒凉派的代表人物刘完素着重对气的习练及导引,强调(BCD)。
A、养气
B、守气
C、交气
D、调气
3以下关于?儒门事亲?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张子和所作
B、养生当用食补
C、治病当用要药攻
D、心理疾患治疗著作
4?兰室秘藏?中提出护理脾胃要(ABC)。
A、调节饮食
B、调摄情志
C、防病治病
D、调节作息
5补脾派代表人物李东垣非常重视心肺调理。(错)
6?兰室秘藏?中的脾胃护理思想为后世以饮食、食养、食疗要顾护脾胃的核心思想奠定了基础。(对)
2.6明清鼎盛时期(第十一讲)
1调养“五脏法”包括了(ABCD)。
A、养心说
B、养肝说
C、养脾说
D、养肺说
E、养肾说
2高濂的?遵生八笺?提出的(ABCD)极大丰富了五脏调养学说。
A、心神调养
B、四时调摄
C、起居安乐
D、饮馔服食
E、药物保健
3明清时期养生专著的出版和刊行量多于之前两千年的总量。(对)
4?老老恒言?阐述了老年养生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对)
3.1.1阴阳学说基本概念(第一讲)
[判断题]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建立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之上。A
A对
B错
1古人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他们认为物质的最小单位是(C)。
A、分子
B、原子
C、气
D、粒子
2《周易》八卦包括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对)
3古人用阴阳来概括和把握气的运动规律。(对)
4阴阳的基本概念就是对自然界所有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对)
3.1.2阴阳的基本特征(第二讲)
1以下不属于“阴”的属性的是(B)。
A、秋冬
B、温热
C、浊
D、重
2以下对“阳”的属性说法正确的是(B)。
A、明亮
B、寒凉
C、兴奋
D、上升
3阴阳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对)
3.1.3阴阳属性的特点(第三讲)
[判断题]阴阳的相关性不需要事物处在相关的一个统一体中。B
A对
B错
1阴阳的属性特点包括(ABCD)。
A、相关性
B、相对性
C、普遍性
D、无限可分性
2阴阳是具体概念。(错)
3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对)
4四月份的天气属性一定为阴。(错)
3.1.4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第四讲)
1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包括(ABCD)。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2在自然界,秋季到冬季气温由凉爽转入寒冷,呈现阴气主下降的趋势。(对)
3.1.5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第五讲)
1人体五脏中,不是以闭藏经气为主的是(D)。
A、心
B、肝
C、膀胱
D、肾
2以下不属于阳偏盛的现象的是(B)。
A、汗出
B、肢冷
C、面赤
D、舌红苔黄
3药物的五味中(C)为阳。
A、酸
B、苦
C、甘
D、泻
4阴阳失衡的常见表现包括(ABCD)。
A、阴阳偏盛
B、阴阳偏衰
C、阴阳互损
D、阴阳转换
5中医认为人体中(ACD)为阳。
A、体表
B、胸腹
C、腰背
D、四肢外侧
6四气是指药物的()。
A、温
B、热
C、寒
D、凉
7阴阳学说对中国医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
8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对)
9中医认为,人体的物质基础为阴,促进了新陈代谢。(对)
3.2.1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第一讲)
[单选题]“五德终始论”最早是谁提出的(C)?
A鬼谷子
B黄帝
C邹衍
D墨子
1中国古代(B)朝奉行火德,崇尚赤色。
A、秦朝
B、周朝
C、元朝
D、宋朝
2古代帝王诏书“奉天承运”中“运”是指五德终始运。(对)
3.2.2五行学说的属性特征(第二讲)
[判断题]五行中土的特性延伸出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A
A对
B错
1古人用五行中的(C)来代表由下往上缓慢生长的过程。
A、金
B、水
C、木
D、石
2五行中(B)的运动趋势由下向上,且快而腾跃。
A、水
B、火
C、木
D、土
3五行中(D)代表了收敛、肃杀的特性。
A、水
B、火
C、土
D、金
4五行学说中由木的特征延伸出(ABCD)性质。
A、生长
B、生发
C、舒畅
D、调达
5五行学说中由火的特征延伸出(ABCD)性质。
A、温热
B、升腾
C、光明
D、亢奋
3.2.3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第三讲)
[判断题]秋季的五行属性是金。A
A对
B错
1夏季对应的气味是(C)。
A、辛
B、酸
C、苦
D、甘
2以下不属于肝负责的功能是(B)。
A、气血运行
B、消化吸收
C、情志舒畅
D、生殖能力
3中医学中“长夏”的五行属性是(A)。
A、土
B、火
C、水
D、金
4中医所说的“心”仅仅指实体的心脏。(错)
3.2.4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第四讲)
1五行中,水克土、火克金。(错)
2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是对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现象的高度概括。(对)
3.2.5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第五讲)
[单选题]人体五脏中任何一脏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这种被称为(B)。
A生化
B传变
C依存
D共生
1心对应五行中的(C)。
A、木
B、土
C、火
D、水
2肝脏疏泄太过会诱发(ABCD)等症状。
A、健忘
B、易怒
C、烦躁
D、失眠
3子病犯母是指母脏功能失常导致子脏出现问题。(对)
4肺气充盈能够促进人体正常运行。(对)
4.1.1生命的起源(第一讲)
1(B)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
2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念有(ABC)。
A、生命观
B、健康观
C、寿夭观
D、生死观
4.1.2生命的基础——精(第二讲)
[判断题]中医认为,男性以每七年为一个计数单位,会发生一个阶段性的变化。B
A对
B错
1古人认为天的三宝不包括(D)。
A、日
B、月
C、星
D、气
2古人认为(CC)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精微物质。
A、气
B、神
C、精
D、水
3中医认为人体最根本的精华存于(D)中。
A、肺
B、心
C、肝
D、肾
4中医认为,女子以每(C)年为一个计数单位,会发生一个阶段性的变化。
A、5
B、6
C、7
D、8
5养生家提出养精要从(ACD)入手。
A、节欲葆精
B、多喝热水
C、经络按摩
D、合理饮食
6男性到40岁才出现身体的衰老。(对)
4.1.3生命的基础——气(上)(第三讲)
[判断题]气的温煦作用是指机体在运动中产生热能,来祛寒、维持温度。A
A对
B错
1以下不属于气的推动作用的是(ABC)。
A、肠胃蠕动
B、消化吸收
C、血液运行
D、产生热量
2气的生理作用包括(ABCDE)。
A、推动
B、温煦
C、防御
D、气化
E、固摄
3人体的(ABCDE)生命活动中是由气运行的。这题不确定,自己看着选
A、呼吸吐纳
B、水谷代谢
C、营养输布
D、血液运行
E、津液濡润
4水正常的量和气化状态是维持人体最重要的生命指标。(对)
5水的正常运行决定自然的动态平衡和人体健康。(对)
4.1.4生命的基础——气(下)(第四讲)
1中医认为,气调节人体的生理节律是按照(D)年一个阶段在进行的。
A、5
B、8
C、9
D、10
2人在(C)岁时五脏、形体、气血都是最充足的。
A、10
B、20
C、30
D、40
3气在人体生长壮老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完全一样的。(错)
4中医认为,人到五岁的时候内脏已经基本发育完善。(错)
4.1.5生命的基础——神
1以下不具备养神安神功效的是(D)。
A、红枣
B、甘草
C、蜂蜜
D、咖啡
2神的产生和发挥要以(C)为基础。
A、血
B、精
C、气
D、喜
3人体在思维意识层面的神包括(ABCD)。
A、魂
B、魄
C、意
D、志
4中医认为从广义上说,神就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对)
4.2.1寿夭观的基本概念(第六讲)
1中医理论和细胞学理论中,人的自然寿限是在(B)左右。
A、一百岁
B、百二十岁
C、百一十岁
D、九十岁
2中医理论中,人体命门中的元气来源于(C)。
A、肺
B、心
C、肾
D、肝
4.2.2衰老及其影响因素(第七讲)
1导致人体衰老的因素包括(ABCDE)。
A、社会因素
B、自然环境
C、遗传因素
D、七情太过
E、劳逸失度
2《素问·上古天真论》黄帝和岐伯的对答中,强调了(ABC)对预防衰老的重要作用。
A、饮食有节
B、起居有常
C、劳逸适度
D、以妄为常
3《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提到的“五劳”包括(ABCD)。
A、久视伤血
B、久卧伤气
C、久坐伤肉
D、久立伤骨
4中医的寿夭观中“夭”是指人的寿命低于80岁。(错)
5.1生理健康的标准(第一讲)
[单选题]在我国的身体质量指数判断标准中,BMI大于(B)视为肥胖。
A20
B28
C24
D26
1在我国的身体质量指数判断标准中,BMI为17时为(A)。
A、消瘦
B、正常
C、超重
D、肥胖
2对(B)的观察是对五脏六腑的自我诊断。
A、心脏
B、眼睛
C、头脑
D、面色
3人体健康的四个维度包括(ABCD)。
A、生理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健康
D、道德健康
4中医认为,眼睛的五轮包括(ABCDE)。
A、肉轮
B、风轮
C、血轮
D、气轮
E、水轮
5.2心理健康的特征(第二讲)
[单选题]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说,要达到记忆良好的状态,除了记忆技巧外,还需要(B)。
A情绪平和
B保养肾精
C心情愉悦
D适应良好
1中医养生学对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有(ABCDE)。
A、精神愉悦
B、记忆良好
C、心态平和
D、适应良好
E、道德高尚
2记忆良好只需学习记忆技巧即可。(错)
6.1十二时辰及其对应经络(第一讲)
[单选题]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并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其中,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A)。
A子时
B丑时
C寅时
D卯时
1以下不属于足三阳经的是(ABD)。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太阳膀胱经
2经络系统包括(ABCE)等。
A、十二经脉
B、十二经别
C、十五络脉
D、十二精筋
E、奇经八脉
3自然界的年季月日的变化不会影响人的生理。(错)
6.2子时、丑时养生(第二讲)
[判断题]阳陵泉穴主治头痛、眩晕、感冒、中风偏枯等。B
A对
B错
1(C)穴位主治疗头痛、眩晕、感冒、中风偏枯等。
A、涌泉穴
B、太阳穴
C、风池穴
D、命门穴
2(B)时间最好的养生办法是良好充足的睡眠。
A、寅时
B、子时
C、卯时
D、辰时
3丑时是凌晨1点—3点,是足厥阴(A)经的保养时间。
A、肝
B、心
C、肾
D、脾
4人体在凌晨一点到三点需要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才能养足肝血,护养肝经。(对)
6.3寅时、卯时养生(第三讲)
[判断题]中医讲,寅时是人一天中体温最低、心率最慢、呼吸最深的时候。A
A对
B错
1大肠功能正常时,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C)小时。
A、6
B、12
C、24
D、48
2(C)穴位可治疗牙龈肿痛、口眼歪斜等症状。
A、太阳穴
B、涌泉穴
C、合谷穴
D、命门穴
3外界温度的变化对肺没有影响。(错)
6.4辰时、巳时、午时、未时养生(第四讲)
[判断题]巳时(9:00-11:00)是人一天中的学习黄金时期。A
A对
B错
1(C)时间是指早上7点到9点。
A、子时
B、寅时
C、辰时
D、卯时
2当出现(ABCD)的症状时,很有可能是心脏发出的健康警告。
A、心痛
B、胁痛
C、上臂内侧痛
D、手指麻木
3针灸三阴交对治疗月经不调有很好的效果。(对)
4中医讲,午时人体阳气最旺盛。(对)
6.5申时、酉时养生(第五讲)
[判断题]薄荷具有很好的收敛功能。B
A对
B错
1(B)被称为人体的“州都之官”。
A、心脏
B、膀胱
C、肾脏
D、肝脏
2中医认为,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具有(ACD)的功能。
A、保持人体精力充沛
B、调节水液代谢
C、摄纳肺吸入的精气
D、调节呼吸节律
3晚餐不宜太多太硬。(对)
4保证管道通畅是维护膀胱功能的基础。(对)
6.6戌时、亥时养生(第六讲)
[单选题]在中医理论中,中焦是指(B)。
A膈肌之上
B膈肌到肚脐之间
C肚脐以下
D肾、膀胱
1养生家认为(B)是养神的好时间。不确定自己看着选
A、子时
B、戌时
C、丑时
D、寅时
2中医认为,保证三焦处于(D)状态,是对三焦最好的养护。
A、凉爽
B、灼热
C、清凉
D、温暖
3常针灸(C)穴位对心胸疾患有益。
A、太阳穴
B、合谷穴
C、膻中穴
D、涌泉穴
4心包是心脏的外围组织,是快乐的源泉。(对)
7.1.1春季养生(上)(第一讲)
[判断题]春季共有8个节气。B
A对
B错
1中医认为,(B)季是一年中养护肝脏最好的时间。
A、春
B、夏
C、秋
D、冬
2(C)是耐受疲劳的根本。
A、心
B、肺
C、肝
D、肾
3秋冬季节是阳气生发,阴气收敛的季节。(错)
7.1.2春季养生(下)(第二讲)
[单选题]中医认为肝主筋,当发生抽筋的时候,可以吃(A)来缓解。
A甜食
B冰淇淋
C酸味食物
D苦味食物
1春季养肝可以从(AC)这两个方面入手。
A、养阳气
B、养心气
C、养肝气
D、养胃气
这题没有自己看着判断2临床数据统计显示,一般来说,每年2-4月是心肌梗死的一个发病高峰期。(对)
3夏捂可以让阳气更好的生发起来。(错)
7.2.1夏季养生(上)(第三讲)
[判断题]夏季是代谢、排泄最好的时间,但为了凉爽,也可以一整天都在空调房里待着。B
A对
B错
1(B)是养心的好时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暑邪致病包括(ACD)。
A、耗气
B、冻疮
C、伤津
D、扰神
3夏季养生应该晚睡早起。(对)
7.2.2夏季养生(下)(第四讲)
[判断题]荷叶是清暑佳品。对
A对
B错
1受到暑热的影响时,人体的反应包括(ABCD)。
A、心慌
B、心悸
C、气短
D、失眠
2夏季“四清”是指(ABCD)。
A、思想清净
B、饮食清淡
C、游乐清幽
D、居室清凉
3夏季心火旺盛会制约肺功能。(对)
7.3.1秋季养生(上)(第五讲)
[单选题]秋天(A)养不好冬天则不利于肾气闭藏。
A肺气
B肝气
C脾气
D胃气
1从(B)开始,身体各个部位不能暴露在外。
A、寒露
B、白露
C、初冬
D、冬至
2秋季养护身体可以包括(ABCD)。
A、养阴
B、养收
C、养肺
D、防秋燥
3人只有在静息状态时才是有利于阳气向内收敛的。(错)没答案,自己看着判断
7.3.2秋季养生(下)(第六讲)
[判断题]在秋天气候干燥的时候,可以适当食用麻子仁来润肠通便。A
A对
B错
1肺气逆上不会导致(C)。
A、胸闷
B、气喘
C、便秘
D、咳嗽
2食用过度辛辣的食物会导致(ABCD)。
A、腹痛
B、便秘
C、上火
D、痤疮
3老年人在秋季养护中,因脾胃功能较弱,晚餐进食量应控制在六七成饱。(对)
7.4冬季养生(第七讲)
1(D)人体的阳气处于最深、最内敛的状态。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冬季对(A)的防寒保暖是首位的。
A、脚
B、手
C、腿
D、腰
3以下属于水的特点的是(ABCD)。
A、滋润
B、向下
C、寒凉
D、闭藏
4人在冬天应该尽量减少活动,以闭藏阳气。(错)
8.1进食保健(第一讲)
[判断题]饭后暂缓半小时到一小时再清理口腔,并不会对口腔健康有影响。错
A对
B错
1以下哪项不是健康的饭后散步方式(C)。
A、正确的步行姿势
B、抬头挺胸
C、饭后立即散步
D、一般步行30-60分钟为宜
2养生家认为每口饭应咀嚼20-30下为宜。(对)
3进食环境最好安静愉快。(对)
8.2食物的四性(第二讲)
1以下不属于温性食物的是(B)。
A、韭菜
B、辣椒
C、葱白
D、生姜
2温性食物的作用有(ABCD)。
A、补中益气
B、健脾养胃
C、养心安神
D、散寒助阳
3寒凉属于阴性,其中寒性食物在日常生湖中要控制其用量。(对)
8.3食物的“味”(第三讲)
1以下不属于酸类食物的是(C)。
A、乌梅
B、柠檬
C、辣椒
D、山楂
2甘的作用不包括(D)。
A、能补
B、能和
C、能缓
D、能泄
8.4食物的归经和升降浮沉(第四讲)
1中医认为,五味和五脏相互亲和,其中(C)味先入肾脏。
A、酸
B、苦
C、咸
D、甜
2中医认为归经与味无关。(错)
3一般来说,具有辛、甘、淡味的食物多为阳性,具有蒜、苦、咸味的食物多属阴性。对
8.5饮食养生原则(第五讲)
1中医养生讲究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C
A、胃
B、脾
C、肾
D、血
2中医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有(ABCD)。
A、天人相应的整体营养观
B、调理阴阳的营养观
C、食药一体的营养观
D、全面膳食,合理营养
9.1.1头部养护——颜面、头发(第一讲)
[判断题]梳头发宜使用木质梳和牛角梳。对
A对
B错
1头面养护包括对颜面、头发,以及(ABCD)的养护
A、眼睛
B、耳部
C、鼻部
D、口腔
2颜面养护就是我们常说的美容保健。(对)
3科学洗脸应该是早中晚各一次。(对)
4梳头能疏通气血,散风明目。(错)
9.1.2头部养护——耳、鼻、口腔(第二讲)
[多选题]伤害鼻腔的方式有(ABC)。
A挖鼻孔
B拔鼻毛
C剪鼻毛
D按摩健鼻
1鼻部的锻炼保健可以提升其防御功能,包括(ABCD)。
A、按摩健鼻
B、正确擤鼻涕
C、冷气浴鼻
D、冷水浴鼻
2耳朵是反映人体先天之本的地方,人的衰老往往从听力下降开始。(对)
3中医养生的理想状态中,牙龄与寿龄一致。(错)
9.2灸法
1直接灸分为无瘢痕灸和(C)。
A、间接灸
B、隔姜灸
C、瘢痕灸
D、隔盐灸
2以下属于灸法功效的是(ABCD)。
A、温经散寒
B、扶阳固脱
C、消肿散结
D、防病保健
3艾灸法能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防治疾病的作用。(对)
4鲜艾含有挥发油较少,燃烧时不易熄灭。(对)
9.3颈椎养护(第三讲)
1颈椎病变重者可引起(ABCD)症状。
A、动脉硬化
B、高血压
C、冠心病
D、瘫痪
2颈椎的日常保健需要注意(ABCD)。
A、保持正确坐姿
B、选择好枕头
C、加强颈椎的正确锻炼
D、颈椎保暖
3选择枕头时应注重软硬适中,透气性好。(对)
9.4胸背腰腹养护(第四讲)
1(B)是人体躯体的中点。
A、腹
B、腰
C、腿
D、头
2在背部保护中,不适合(C)。
A、衣服护背
B、晒背取暖
C、出汗露背
D、慎避风寒
3胸腔是心肺所在之处,应以保暖避寒为主。(对)
9.5四肢保健(第五讲)
[多选题]足部保暖对预防(ABCD)有一定的益处。
A感冒
B鼻炎
C哮喘
D心绞痛
1中医认为,足部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它的温度反映人体的(C)。
A、核心温度
B、最低温度
C、血液循环状态
D、血液温度
2足浴的用水温度以(B)度为宜。
A、30
B、40
C、32
D、45
3腿脚保健对人的健康长寿至关重要。(对)
以上课程答案由小镇查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weiclothing.com/zyxx/1234362.html